“這,剛剛過去的真是劉長閣”
練子寧難以相信。
解縉、郁新、徐輝祖等人看著劉長閣的背影,心里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棚外。
解縉等人列隊完畢,等著行禮。
郁新入棚請示,很快,郁新就走了出來,看著解縉等人說“皇上不在這里。”
徐輝祖、解縉等人進入棚子里,一目了然,只幾個架子,幾個箱子,若干衣服,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一干大臣迷茫不已。
就在此時,赤腳短衣的夏元吉走了過來,給解縉等人行禮之后,開口道“皇上說了,都別愣著,把衣服鞋子放在棚子里,七品與以下官員去草場割草砍木頭準備燃料,五品與六品官員去擔灰、刮泥,取海水,三品、四品去攪拌鹽灰,煎煮,其他官員搭堤鑄臺”
“這”
眾人聽過之后傻眼了,躊躇不前時,夏元吉伸手指了指遠處,一個年輕人正穿著短衣,赤著腳忙碌著,時不時直起身,擦擦汗。
那不就是堂堂大明天子,建文皇帝朱允炆
皇上都如此,一群官員有什么好猶豫的。
朱允炆看著一群官員下了鹽場,極有秩序地朝自己走來,便伸手打住“該干嘛干嘛去,今日你們都是鹽丁,誰不制出一百斤鹽,誰就不用離開這鹽場了。”
一百斤鹽,也就是鹽丁一日的量。
朱允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官員,在你們吃的每一口美味佳肴背后,都有著怎么樣苦澀與疲憊的一群人,雖然這種生驗未必能改造官僚,讓其心憂百姓、鹽丁,但多少能夠讓他們知道,以后如果不聽話,全家搬到鹽場造鹽是個怎么樣的體驗。
官員養尊處優,每日坐堂辦公,身體骨弱得很。
瘦弱的百姓挑著二百斤的東西,雙腿帶風呼呼的,官員挑著一百斤的東西是嘴巴帶風,呼呼的。還沒干滿半個時辰,一些官員已經叫苦不迭,肩膀疼的受不了,手上還起了燎泡,腳也被草扎破了。
朱允炆身體漸漸也有些扛不住,雖說平日里也運動,偶爾還騎騎馬,鍛煉鍛煉,可那點強度與干活的強度是完全不一樣的,鍛煉只是短時間的,出一身汗就差不多了,而干活是長時不休,出幾斤汗都不能休息的。
即便是身體吃不消,朱允炆依舊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力堅持著,只要自己還在干活,那任哪個官員都說不出休息的話來。
從早忙到晚,朱允炆感覺自己就剩下一口氣吊著了,來不及休息,因為晚上需要煎鹽。
煎鹽的主要工具是盤鐵,這玩意就是一口鍋,只不過大得有些厲害,直徑近一丈,差不多三米,完全有鐵葉合成,每片之間有銷釘鉚合,經鹵汁彌縫,形成一鐵鍋,這玩意很重,大致有三千多斤,造價昂貴。
煎鹽不是一家灶戶的事,而是二十家灶戶組團使用,所以這類法子也被稱之為團煎法。
方法簡單,就是注入鹵水,燒火,煎熬出水分,剩下的結晶物就是鹽。但想要將一大鍋鹵水煎熬成鹽,需要有人專門守著,看著火勢添加柴草。
朱允炆看著眼前的大鍋有些無語,這又不是吃大鍋飯,不是吃火鍋,弄這么大一口,需要浪費多少柴草加上這玩意太笨重,熱效率太低,想不通這些人為啥就不能弄點小的,一家一口鍋不好嗎
田老四等一干鹽丁很敬佩朱允炆,一干大臣有些都已經躺在地上睡著了,可朱允炆還在堅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