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吉見朱允炆已有所安排,便不再多說。
解縉看著朱允炆有條不紊地安排相應事宜,心頭滿是疑惑,以自己對朱允炆的了解,他是一個不達目的絕不輕易罷手的君主,哪怕是有諸多困難,也會想辦法克服困難,而不是放棄打算。
遷都如此重大的事,他籌謀與準備了多年,怎么可能輕易放棄
徐輝祖也是一腦袋漿糊,抽空還給徐膺緒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在今天上書支持遷都,其他武將見狀,也收斂不言。
姚廣孝、楊榮等人保持了沉默,既然今天不是個好時候,那就改天。
楊士奇深深看著朱允炆,他嘴角帶著笑意,給人的感覺是一如既往的堅毅與篤定,這樣的人,是不可能輕易改變自己幾年的布局的。
那他又為什么提拔反對遷都的官員,釋放這個信號,不就是告訴百官,這些人上書說得對,我不遷都了。
詭異的安排
朱允炆結束了朝會,整個朝會中并沒有一次爭吵,文武百官事前準備好的奏折都沒遞出去,準備了一肚子的話有被塞了回去。
翌日,朱允炆接見了鄭和帶來的使臣,設宴三日,悉心招待,給足了這些使臣面子,并安排禮部官員帶使臣至京師周圍游覽大明山河,好好游玩,約定秋日時,啟程返回。
陳迪離開了京師,鄭賜也走了,朝堂似乎平靜了下來。
但很快,一股暗流就涌出了水面,激振起水花。
戶部主事孫榮,巡查南直隸時勾結地方官府,收受賄賂,知情不報,致使貪腐橫行,百姓不安,責令,免職,發刑部按律處置。
國子監司業楊如海,接受商人賄賂,擅自安插人員進入國子監,且在吏部時貪污,干預考評。
案件一起一起得暴了出來,全都是證據確鑿。
解縉、茹瑺、郁新看著一封封文書,手止不住地顫抖,偶爾冒出來一兩個官員有問題很正常,突然之間集中冒出來如此多的官員有問題,那實在是不太正常,更不正常的是,這些出問題的官員,竟都是寫了反對遷都奏折,被朱允炆升官的人
連升兩級啊,這個提拔的跨度很大,至少可以讓這些底層官員少奮斗七八年,一朝得勢,難免得意洋洋,舉止失態,失了警惕與初心,加上有些人之前底子就不干凈,安全局深入一查,以前無傷大雅的事,現在就要命了。
甚至有官員因為寫信給地方知縣,讓其關照關照自己老家,結果被安全局翻了出來,一個結黨地方的罪名是跑不掉了。
至四月十日,反對遷都,并被朱允炆連升二級的一百余官員,竟因種種原因被貶官、免職、下獄多達五十七人,剩下的人更是人人自危。
之前反對遷都,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現在好了,雖然獲得了短暫的更大利益,但顯然代價是巨大的,很可能要付出自己后半生的官途啊。
就在朝廷風波不斷的時候,詹事府少詹事姚廣孝、左春坊大學士楊榮,左春坊左中允胡濙,右春坊大學士楊溥、右春坊左中允金幼孜同一日上書,旗幟鮮明地支持遷都北平。
姚廣孝奏云
南京龍脈日衰,不可久都,北平龍氣日盛,宜遷都。
楊榮奏云
北平為都,遠勝南京。其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勝,足以控四夷,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