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義是只老狐貍,雖然沒怎么讀過書,卻在殘酷的大海中學會了爾虞我詐,貪狡背盟。
陳祖義深深看著陳二寶,他的想法雖然只是為了自保,活命,卻提醒了自己,以自己當下的勢力,已經無法動輒使用武力來解決敵人,哪怕這個敵人不是很強大。
未來的布局與計劃,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將慶元海賊團拉攏過來的話,對于日后的行動是有好處的。
“好了,都不要吵了”
陳祖義陰沉著臉,看向陳三才“將人手撒出去,對外散布消息,讓慶元海賊團知道我們在尋他們,早點取得聯系,至于是戰還是結盟,那就要看他們想死還是想活”
陳三才肅然答應,轉身就去安排。
陳祖義看向陳二寶,夸贊道“你雖是貪生怕死之輩,多少還是有點腦子的,日后就跟在我身邊吧,至于陳大寶,就作陳士良的護衛吧。”
陳士良看著陳祖義深邃的目光,明白過來,將陳大寶與陳二寶分開,就不怕這兩個人有異心,為了另一個兄弟的死活,也不敢太過放肆。
陳二寶雖然有些不舍,但也知道不能違背陳祖義的安排。
不久之后,陳祖義帶人清剿了一座小島,將島嶼上的八十余海賊收入麾下,陳二寶將得到的大部分財富都交給了陳祖義與陳士良,惹得陸刀疤、張場、王九、李十二等一干頭目十分不滿。
按照原來的財物分配,陳祖義可以拿四成財富,陳士良取一成財富,剩余五成分給各頭目與手下,可在陳二寶來了之后,陳祖義雖然還是四成,但陳士良竟也多了一成,這父子兩個占據了六成,其他四成才是頭目與手下的。
陳祖義對這些小事并不在意,陳士良卻很是受用,尤其是陳二寶善于吹捧,說陳士良是南洋王嫡長子,未來的新南洋王,將會主宰南洋大片海域,什么拳打鄭和,棍掃張玉,腿踢朱能,那是張口就來
因為陳士良與陳祖義的器重,陳二寶與陳大寶逐漸成為了南洋王海賊團中炙手可熱的人物,就連老牌的陳三才、陸刀疤等頭目也得給他們二人幾分面子,不敢得罪。
八月初,陳祖義終于收到了消息,慶元海賊團出現在呂宋國以東的一座島嶼上,找來陳二寶,指示道“我來念,你主筆,給慶元海賊團去一封信。”
陳二寶提筆,準備就緒。
陳祖義沉聲道“慶元海賊團首領聽真我乃是南洋王陳祖義,麾下戰船三千,兄弟五萬,縱橫南洋,罕有敵手。前有明軍水師來犯,我毅然迎戰,血戰三日,明軍血染十里后明軍主力盡出,我不得不收兵蟄伏于深海。”
“現聽聞南洋出了個慶元海賊團,為首之人竟是一斯文道士,呵,我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來路,我只說一次,臣服于我,聽我指揮,那我們是兄弟,共同對抗明軍,若你不從,肆意南洋,不用明軍,我當滅你”
陳二寶寫完,看著沉默的陳祖義,問道“還有呢”
“沒了,就這些。”
陳祖義平靜地說。
陳二寶微微一愣,這算什么,下戰書嗎
可陳祖義既然說沒了,陳二寶也不敢擅作主張,將寫好的信交給陳祖義審閱,陳祖義掃了幾眼,就讓陳二寶封好,差人送出去。
陳二寶折疊著信,趁著側身時,從腰間取出一張紙條夾在其中,封好之后,找來陳三才,讓其派人交給慶元海賊團的人。
呂宋國以東海域,某座島嶼。
一個身穿道服,背著桃木劍的年輕人盤腿坐于山石之上,蔚藍的海水涌動而來,拍打在礁石上,激起無數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