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得不承認,這個舉動很暖心。
張輔也想不通,揣測道“或許皇上還有其他考慮吧,畢竟父親遠航兩次,皇上可沒一次召孩兒回來的。”
張玉呵呵笑了。
以前兩次遠航沒讓你們送,是因為在朱允炆眼里遠航危險程度不算大,可這一次遠航與上兩次遠航完全不一樣,將過走一趟完全陌生且浩瀚無邊的大海,去一座神秘而危險的新大陸。
這段時間中,水師中人除了籌備遠航事宜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好好陪伴家人”,甚至從上至下還梳理了一遍,凡獨生子的不準參與此番航行,不是獨生子還沒兒子的也不準參與此番航行。
因為這些規定,水師還出現了一些麻煩,一些老兵只有女兒,都參加兩次遠航了,經驗豐富的緊,說什么都要參加第三次遠航,可按照朝廷規定,不符合條件。
水師的軍士嘛,都驕傲的很。不讓遠航不是要人命,一群人直接找上了鄭和,將刀子一亮,撂下話要么準了遠航,要么就拉出去砍了。
聽說這事都鬧到了朱允炆那里,通過特許才解決。
這些事無一不再告訴所有人,這一次遠航不同尋常,那些尚不知情的軍士也能感覺到這一份緊張與凝重,珍惜著與家人在一起不多的日子。
張玉這些天住在家里,悉心培養著兩個小兒子,看著張輔回來,自是快意,吩咐人準備酒菜,給張輔接風洗塵。
酒桌上,張玉瞪了兩眼沒規矩先夾菜的張軏,然后問張輔“聽說交趾那邊安穩了,流寇都消滅了個干凈,可是真的”
張輔敬酒,而后道“是真的,三百偵察兵,做到了兩萬軍士沒做到的事,這讓韓觀很是難受,這段時間正在鉆山溝研究叢林作戰呢。”
張玉想象著韓觀趴在草叢里的樣子,哈哈大笑起來,末了說“韓觀比對錯了對象啊,這并不是說三百偵察兵強過兩萬軍士,而是所擅不同。偵察兵百里挑一,又是經過叢林、山林特訓,這才有了如此奇效。”
張輔認可張玉的分析,道“確實如此,軍陣對沖時,偵察兵的優勢就很難顯現出來。可即便如此,偵察兵依舊是強橫的,兒在廣西也特訓了一支軍隊,不知道和偵察兵相差多少。”
張玉是知道張輔手中的“特種兵”的,是一支以漢、苗,朝廷與土司軍隊結合的軍隊,即憑祥衛,這是朝廷特許的,只不過最初憑祥衛野蠻擴張,人數遠超衛的編制,后來安南戰爭結束后,張輔將憑祥衛一分為三,一部分駐扎交趾雞陵關,一部分駐守憑祥關,還有一部分,則被張輔調至桂林,成立了狼兵所。
狼兵所的編制也超出了尋常所,多達三千人,特訓的內容就是山林與叢林作戰,經過長時間的整訓,張輔認為這支軍隊有了不錯的戰斗力。
“想知道還不容易,以你的身份,只要找皇上說說,皇上定會安排偵察兵與廣西狼兵切磋一二。”
張玉喝了一杯酒,哈著酒氣說。
張輔微微點頭“此番回京,兒確實有這個想法。對了,在來路上,我聽聞前段時間皇上病重,眼下如何”
張玉看著倒酒的張輔,凝重地點了點頭“說起此事,確實讓人心有余悸,好在天佑大明,皇上已是無礙,你今日就少喝點酒,明日一早入宮拜見吧。”
張輔看張玉的神情,也不由后怕。
建文朝至今雖然只有短短五年,但卻是大明開國以來最好的歲月,朝堂之上沒有腥風血雨,民間也是一片祥和,說是百業興隆,國力蒸蒸,毫不為過。
而這一切都是朱允炆一力支撐的結果,如果他突然出了意外,這大明朝走向哪里,如何走,將是一個巨大的疑問,太子朱文奎還小,根本無力主政,即便是他接班,也免不了成為傀儡,到時候朝政混亂,大明未來不可想象。
“京師沒事吧畢竟皇上生病,可算是機密之事。”
張輔深深看著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