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丈炮身,專供軍營,隨軍炮種。
一丈五尺炮身,專供城防,守城炮種。
魯非曲為神機炮的改良作出了巨大貢獻,朱允炆親自給了他嘉獎,但魯非曲真正想要改良的是火銃,畢竟神機炮體重較大,不適合長距離機動與奔襲,而火銃可以隨時背在身上,跑步也好,騎馬也好,總比推著的神機炮快得多。
火銃的改裝才讓魯非曲的瘋狂聞名二炮局,先是認為重量太重,要減重,制造了全銅的,實驗效果一流,重量還輕了許多,一個軍士扛兩三把火銃也能輕松爬山坡了,可當魯非曲想要批量制造時,挨了一頓胖揍。
全銅啊,知不知道,銅錢都不敢用全銅的,你現在說要制造全銅的火銃還批量制造
想啥呢
大明才多少銅礦
郁悶至極的魯非曲揉了揉身上的傷,只好在純鐵火銃中添加木頭,于是出現了槍托,之后在子彈的設計上更是花樣百出,用針當子彈的,恐怕是第一人,只不過針這玩意太飄,射程根本不遠,胡元澄看著魯非曲三步開外的一頭豬渾身扎滿了針,儼然就是刺猬了,決定遠離這個家伙
針作為子彈不行,就改用純鐵飛鏢,結果飛鏢損傷了不少火銃。魯非曲甚至創造性地想要在飛鏢上綁一個火藥包,實現二級飛行,測試三次之后,參與測試的人都嚇跑了,因為飛鏢會亂飛
魯瘋子的想法很多,但多數都是不切實際的,所以當陶增光、胡元澄一聽到魯瘋子又出了新的成果,當即就決定不去。
上次弄飛鏢子彈的時候,實在是太嚇人了,誰見過倒飛回來的子彈,陶增光見過,胡元澄見過。封善也知道魯瘋子瘋狂,想法很詭異,那一頭被扎成刺猬的豬就是封善帶過去的
可對于昨晚上魯瘋子的改良,封善還是很認可的,推搡、拉拽著陶增光、胡元澄去了火銃司。
陶增光見魯非曲拿著磨刀石,一旁地上還堆著幾把劍,不由地止住腳步“你這是放棄改良火銃,改行研究刀劍了”
魯非曲今年只有二十九,雖然初期學習的是儒家典籍,但生性動手能力頗強,在國子監中更是得到了啟發與釋放,想法很多,且有能力踐行自己的想法,加上有系統性的文化基礎,善于總結經驗與創新。比如大吉火銃,就是在三眼火銃的基礎上“創新”的。
“你懂什么,過來給我磨劍。胡元澄,把那個長矛截短,也磨下矛。”
魯非曲沒有客氣,指揮著。
陶增光、胡元澄對視了一眼,然后看向封善,封善連忙上前對魯非曲說“你把改良的拿出來,讓他們看看。”
“看什么,先干活。”
魯非曲指了指一旁的劍與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