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李芳遠再不識時務,就讓朝鮮換個人當國王吧。
這可就有點危險了。
鄭津、李貴齡對視了一眼,李貴齡連忙叩頭,喊道“臣是粗人,此事與國王無關,是我聽聞建州衛消息之后說胡話,還請天朝皇帝恕罪。”
鄭津也連忙告饒“我們有錯,錯誤理解了明朝皇帝的良苦用心。”
不低頭不行啊,萬一朱允炆將怒火發在李芳遠身上,這兩個使臣回去之后,還不得先李芳遠一步
為了李芳遠的位置,為了自家上下老小,為了兩國太平,不低頭也得低頭。
朱允炆看著告饒的兩人,擺了擺手,道“告訴你們的國王,大明是朝鮮的朋友,不是敵人,大明在境內想做什么,招撫誰,將軍隊派駐在哪里,是大明自己的事,也不容許任何外人插手。”
李貴齡很想說,猛哥帖木兒的事就不是明朝自己的事,他人是朝鮮的萬戶,朝鮮的官員啊,你們明目張膽招攬朝鮮官員,怎么說不關朝鮮的事
可李貴齡不敢說,因為猛哥帖木兒所在的地盤,還真的就是在鴨綠江以北,那里確實是大明的地盤,這一點李成桂都是點頭認可的,何況是李元芳。
如果朱允炆說一句,為何朝鮮的官在大明的領土上,說朝鮮入侵了大明,這事還咋解決
事情已經不好收場了,再火上澆油,恐怕真的會引起兩國戰事,這絕對不是李芳遠希望看到的,也不是他能承受得住的。
不說了,認錯,咱想回家了。
朱允炆抬了抬手,讓兩人退下,然后看向其他使臣“說吧,可還有使臣有事要商議。”
占城使臣孫子布走了出來,道“尊貴的天朝皇帝,我等率使臣前來,是奉占巴的賴國王之命,乞求與大明和親,希望能讓王孫與大明美麗的公主成婚,聯姻以成一家之人,還請皇上恩準。”
“和親”
朱允炆愣了下,看向楊士奇。
楊士奇有些惱怒,這占城使臣不老實啊,年前一句風聲都沒透漏出來過,現在突然說要和親,實在是讓禮部措手不及。
朱允炆可以理解占城國王占巴的賴的心情,占城此時夾在暹羅與大明之間,北面是大明的交趾,有大軍駐守不說,還有水師一個分部,西面是暹羅,自己就那么一點點地盤,還挨著大海,根本就不好混,萬一韓觀哪天抽了風帶人殺過去,估計死都不知道因為啥。
而且去年時,明軍以三百偵察兵覆滅三千安南流寇的消息威懾南洋諸國,這件事對占城的沖擊力實在是太大了,三百人就能干翻三千人,那韓觀幾萬人,還不把占城給一腳踢沒了
和親,是緩解占巴的賴生死擔憂的一個良方,只要與大明和親,成為一家人,那占城就是安全的。
朱允炆看著孫子布,笑著說“朕給大明的女兒算過命數,她們中無一人有和親的命。”
孫子布一時語噎,看著朱允炆,很想問問啥時候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