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就弄大了,應天府無緣無故被牽扯進來,事情折騰了兩個月,結果應天府官員撤了五個,李增枝被免掉一切職務,俸祿也被停發了,李景隆被訓斥一頓,勒令抄寫春秋二十遍。
周志新生猛的很,從不通融,沒有情面可講,認準了就干,干倒一個換個人接著開干,可謂是御史中的厲害人物。
但得罪的人多了,就連都察院的同僚也看不下去了,找了個由頭,安排周志新去了江浙一帶巡視,最近才回京師。
所以朱允炆一見到此人,就在想他又是要彈劾大人物了。
周志新不茍言笑,板著臉說“臣今日入殿,不是為了彈劾大臣,而是給皇上進言。”
“哦”
朱允炆有些意外,這家伙是找不到人收拾,直接對準自己了啊,開口道“進言你是反對遷都,還是反對西征啊”
周志新搖了搖頭“遷都利天下,臣不反對。帖木兒既然已決意東征,我大明西征乃是理所當然之事,臣亦不反對。”
朱允炆疑惑地問“那你進言,是為何”
周志新肅然道“臣進言,大明有忠臣,奉旨遠至西域,可被西域帖木兒扣留,至今已有九年未歸,生死不知,杳無音信,朝廷不僅停發其俸祿,致使其家眷勞苦無依,還遺忘此等忠臣長達九年之久我大明有蘇武傅安,可沒有大漢之鴻雁,豈不是可恥”
鴻雁傳書的典故朱允炆還是知道的,蘇武因此而得以歸回漢朝。
“傅安”
朱允炆回憶著,逐漸想了起來。此人在明代外交史上很有名氣,一個堪與蘇武相提并論的人物。
也不怪朱允炆忘記,傅安又不是朱允炆派出去的,是他爺爺派出去的,而且還是洪武二十八年的事,朱允炆還沒管事,之后籌謀國內、北面與南面,等注意到西域的時候,就將目光對準了帖木兒與整個西域版圖,傅安什么的,哪里會想得起來。
周志新遞上了兩份文書,一份文書是周志新自己寫的,控訴朝廷不辦人事,人家生死還不知道,就把俸祿給人停了,捎帶著還彈劾了楊士奇一把,雖說楊士奇不該對此事負責,但誰讓他待在禮部尚書的位置上,使臣的事,那就是禮部的事。
另一份文書是傅安的兒子傅霖所寫,傅霖并沒有埋怨朝廷的遺忘,也沒有要求朱允炆補足九年來的家父俸祿,言辭切切,只提出了一個請求
隨軍至西域,打探與找尋傅安蹤跡。
朱允炆有些慚愧,朝廷在這件事上處理的確實不對。如果說確定傅安死了,朝廷也應該下發撫恤金,好歹是公務殉職,如果傅安還活著被扣押了,那他還是大明的使臣,該有的俸祿不應該停。
“讓戶部查查,為何會如此”
朱允炆陰沉著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