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百業呵呵笑了笑,從袖子里拿出了一份文書,遞給侯淺淺,轉身便去看兒子。侯淺淺打開一看,頓時笑了起來,果然不愧是他,竟然會想到如此法子
因為是第一筆國債大單,皇室中央錢莊梁成同與戶部官員商議之后,決定造勢,給予其一定好處,比如鳳陽府未來修建的水井中,十分之一的井可以打上晉商標記。
這種廣告,可是比多少宣傳都管用。
常百業推著搖籃,思索著周忱的話,他說得沒錯,隨著大教育戰略的推動,大明將迎來一個史無前例的文化普及,越來越多的百姓不再是純文盲,尤其是年輕的一代,他們既出身百姓,又面朝仕途,商人不應該將過多的精力放在迎合朝廷上,而是應該調整重點,轉而迎合這一批人,讓他們了解商業,明白商業的重要性,繼而徐徐改變固有的觀點。
直接將目標放在朝廷上是行不通的,唯一的辦法,那就是迂回,大迂回。
商人逐利,不意味著商人都是不擇手段,狼狽為奸,商人同樣需要名聲,需要名望,需要努力去贏得百姓的認可。
商業的未來之路,就在于商業本身,將晉商做大做強,再創輝煌,讓晉商成為百姓離不開的商人,到時候,朝廷不重視晉商,不給晉商地位,也由不得他們
現在起,晉商不要當豬,也不當狼,要當一個磐石,無法搬走與撼動的磐石,毀了晉商,都要傷筋動骨
這條路很長,或許還需要兒子接力才行啊。
估計是感覺到了壓力,常百業的兒子頓時哭了起來,聲音很是響亮。
相對于周忱的抓大放小,黃本固更善于從小做起,行走在百姓之中,如同游方僧人一般,與路旁的百姓交流著,將國債與鳳陽水利,解決鳳陽十年九旱的工程聯系在一起,說得百姓連連點頭,歡迎不已。
要錢啊,那啥,告辭。
黃本固受到了冷落卻沒有氣餒,而是繼續游說,閉門羹,冷眼,直接關門,沒多少人真的會出錢買一些不知名的國券。
“這位大哥哥請留步。”
一個十三四的女子喊住了黃本固。
黃本固轉過身看著女子,平和地說“可有事”
女子走向黃本固,問道“方才聽聞大哥哥介紹,這國券似是皇室擔保,戶部發行的,是真的嗎”
黃本固認真地點了點頭“沒錯,誰敢拿皇室與官府作假。”
女子說了聲“稍后”,便轉身跑到了家里,沒多時就帶著一婦人走了出來,黃本固上前行禮,然后介紹一番。
婦人擺了擺手,對黃本固說“你別說這么多,我也聽不懂,你就告訴我,是不是皇上擔保的”
黃本固愣了下,點頭道“沒錯,這一點可以在任何中央錢莊勘驗,也可以至衙門勘驗,絕無差錯。”
婦人看了看女孩,說“歡歡,去,把咱家的錢都拿出來,你知道放哪里的,對吧”
歡歡笑著跑到家里,不多時,就拿出了一個手絹,小心地交給婦人。婦人解開手絹,里面是一些寶鈔與碎銀,點數了下,大致有七貫寶鈔,三兩碎銀左右。
婦人拿出寶鈔,遞給黃本固“我們家不富裕,你看,買七貫可成若不行,這些碎銀也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