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軍心不安,請戰聲日盛的時候,朱允炆的圣旨到了,他終還是克服了眾多困難,選擇了出征
王綏走在寶船上,聽著陳揮、徐安下達揚帆出航的命令,見寶船在大海上行進宛如平地,并沒有多少起伏,暗暗驚嘆匠人的手藝。
“王主事。”
陳揮對王綏行禮。
王綏連忙避開“副總兵,我一個小小主事怎么能受你的禮,這是折煞我啊。”
陳揮卻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王綏是朱允炆派遣過來的,在軍中充當大督軍一職,加上他本身又是兵部職方司的人,有著參贊軍事之權,這樣的人物雖然官職不高,卻不好惹。
“我們商議下作戰方略吧。”
陳揮嚴肅地說。
王綏笑著點頭“一切都聽副總兵的安排,皇上說了,我只有提出建議的權利,但軍中軍略到底如何選擇,一切都聽副總兵與諸位將領的。說實話,我只是一個文臣,并不通兵法。”
陳揮見王綏如此坦率,也放心下來,朱允炆安排如此一人,著實讓陳揮有些擔心。任何軍隊作戰,都忌諱雙頭指揮,這邊剛下令向東,那邊忽然改了向西,軍士不知道聽誰的,不用敵人打,兵的戰斗力就沒了。
好在朱允炆也清楚這一點,只給了王綏說話的權利,沒有給他做主的權利,自己依舊是這支水師的最高指揮官。
陳揮召集了徐安、鄭準、劉諄、趙春、周涯等諸將,攤開輿圖,指了指對馬島的位置,嚴肅地說“如何作戰,我們已有過多次討論,今日王主事在,大家就將具體方案說一說,讓王主事評判一二。”
“不敢,不敢。”
王綏很是謙虛。
徐安看了一眼王綏,這個家伙崛起的速度有些快啊。自從此人在朝鮮王宮里一頓忽悠,嚇壞李芳遠,什么遼東不遼東的條件也不提了,直接答應與大明軍事合作,共同對付倭國。
之后又被朱允炆調入京師,成為了兵部職方司的主事,這個位置雖然不如郎中楊榮,但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現在大明正在打仗,能進入職方司并站得住腳跟的,都不簡單。
何況此人還有著國子監兵學院的背景,兵學院多少人都是他的同窗好友,鬼知道兵學院未來會出現幾個指揮,幾個指揮史,幾個侍郎,幾個尚書,得罪不起啊
徐安拿起一旁的竹棍,點在了對馬島位置,看向王綏“目前水師攻略對馬島有三個方案,每一個方案,都是以濟州島為出發點。”
王綏看著輿圖,點了點頭。
雖說朝鮮南部有不少地方可以停靠船只,也有不錯的港口,但真正適合大明的,也只有這個濟州島了。不是因為沒有選擇,而是因為其他港口距離朝鮮本島太近,李芳遠不放心。
假道滅虢的典故,李芳遠還是知道的。
濟州島孤懸海外,又處在朝鮮的控制之下,出點事也不會影響太大,何況濟州島曾經作為元朝進攻倭國的一個跳板,有存儲糧食的地窖與倉庫。
以濟州島為出發點,這對大明來說并沒有什么不利,只不過多走一段海路罷了。
徐安繼續說道“第一個方案,自濟州島補給之后,水師船隊全部北上,沿長興,南原,晉州,抵達昌原,之后在巨濟島整頓船隊,自北向南,動員所有兵力,直切對馬島的淺茅灣,自淺茅灣登陸,一部向東,一部向西,至全部殲滅島上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