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
中文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日月旗迎風飄展,西風烈,旗也獵獵。
文武百官立于旗桿兩側,等待著奉天殿的開啟。
解縉、郁新站在文官之首,而在兩人之后,則是楊士奇。
不到七年的時間,楊士奇從一個寂寂無名的編修,歷任國子監祭酒、禮部侍郎、禮部尚書,終進入內閣,成為了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一些官員對于楊士奇升遷內閣頗是不滿,認為此人未有顯功,不足以入內閣。還不等朱允炆發話,郁新就直接發了話“你有什么功勞,站出來說說,若能比得過楊士奇,抬你入內閣如何”
楊士奇沒有功勞嗎
不,他有
楊士奇參與編纂了太祖實錄,推動了國子監革制,將數學、醫學、兵學、匠學、商學引入國子監,大推新式教育,主導了社學、縣學、府學、國子監四級制教育模式。
社學教材、縣學教材、府學教材,國子監各學院教材,都是楊士奇一手牽頭,組織安排的,這些影響深遠、波及廣泛的教育舉措,不是功勞是什么
在擔任禮部侍郎與尚書時,楊士奇更是屢屢獻策,力主大教育戰略,大明這幾年的文教興盛,楊士奇居功至偉。
南征、西征、遷都、招撫與安置外國使臣,冊立太子等等,哪個大事件背后沒有楊士奇的智慧與心血付出
他入內閣,當之無愧。
奉天殿的大門緩緩打開,百官入殿。
朱允炆從禮樂聲走來,落座于龍椅之上,威嚴地掃視過眾人,沉聲“平身奏事吧。”
百官謝恩。
郁新出班,陳言“皇上,接四川布政使奏報,嘉定州樂山犍為縣有鹽井,可開采煎鹽,當地百姓私自開采,年入鹽十萬斤,販賣牟利。因參與百姓超千戶,牽連數千人,布政使司不敢定奪,特請奏朝廷。”
鹽執行的是專賣制度,百姓有權吃鹽,沒權自己私自煎鹽,更不能拿出去販賣。
自洪武以來,大明最主要的就是兩淮鹽場與兩浙鹽場,四川鹽雖然也有,但數量并不多,有時候還需要從外地輸鹽。
但這兩年,大明不斷開礦,煤礦要開,鐵礦要開,銅礦也要開,開著開著,鉆井、深挖技術就提上來了,這些技術在匠人的帶動下進入四川,鹽井技術突飛猛進,這才有了犍為縣之事。
雖說洪武時期成都、簡州一帶也出現了鹽井,但受制于固井技術、深挖技術,始終沒有實現規模量產。而犍為縣鹽井的出現,則解決了這些問題。
當然,這也與煤炭的廣泛應用有關,四川煎鹽用的就是煤炭。
對于此事,朱允炆并沒有追究,反而是樂見其成“鹽井煎鹽,產出量高,可謂是大喜之事,即可解西南鹽困,又可解運輸之難,兩便之事,何必再去懲罰百姓依朕看,四川、云南布政使司,可以鼓勵民間開鑿鹽井,不設灶戶,但所產鹽當折為鹽引販給官府、錢莊、商人,不可私自發賣。”
郁新欣然笑道“如此以來,當地百姓也多了一條營生,皇上圣明。”
朱允炆頷首“繼續奏事。”
郁新剛退至是班序之中,戶部尚書夏元吉便走了出來“皇上,按照朝廷規制,廣西、云南、湖廣、貴州等地土司應足額繳納夏稅。然戶部自七月遞發文書催問各地,至今已有三月。廣西、云南、湖廣土司是聞命,已補交夏稅。然是貴州,當地土司抗命不從,不給錢糧,臣請給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