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旗在飄舞,風云在變色。
在帖木兒謹慎行軍的同時,大明將士也沒有閑著。
為了保護后軍不遭遇騎兵襲擾,避免兵力過于分散,朱棣早在結束哈里之戰后就下令軍士挖壕溝,在后軍五里內,挖出了三十余壕溝,壕溝內布置了木錐、竹槍,無論是人還是馬,掉進去都沒活路。
重騎兵是不可能連續跳三十余壕溝的,就那一身裝備,累死了也跳不過去,輕騎兵隨便來,反正有幾道壕溝之間只有一道寬不足三尺的土堆,馬蹄子都放不開。
無需擔憂后軍,朱棣只安排了一萬五軍營軍士防守。
左翼、右翼與中軍,這才是作戰的主力,也是面對帖木兒攻擊的主要方向。
朱棣經過慎重考慮,命令徐輝祖守右翼,宋晟守左翼,兵各三萬,中軍由朱棣統帥,兵七萬,并做好了防守與進攻等各項準備。
帖木兒終還是來了,帶著自己的全部主力,停在了大明軍陣的十里之外,安營扎寨。
蓋蘇耶丁、沙哈魯等人帶了五千多精銳騎兵,陪著帖木兒至前線觀陣,看著遠處旗幟獵獵的大明軍陣,帖木兒微微皺眉。
「大明的主將叫朱棣,是吧」
帖木兒沉聲問。
沙哈魯點頭「沒錯,主將朱棣,副將宋晟與徐輝祖。據回回商人與瓦剌那邊傳來的情報,朱棣善用騎兵,曾打敗過韃靼大軍,是一個出色的將領,此人也是大明皇帝的叔叔,洪武皇帝的四子。」
「那兩人呢」
帖木兒繼續問。
沙哈魯知道這是帖木兒的習慣,朱棣是什么人,他早就調查清楚了,只不過在每次不確定的時候,或深度思考的時候,帖木兒總會再一次詢問。
身為蘇丹,不可能不掌握明軍的基本情報。
沙哈魯繼續介紹「宋晟,善騎兵,勇猛過人,威震西域,曾攻克過哈密,打敗過哈什哈的軍隊,讓瓦剌曾經不敢深入。」
「徐輝祖的情報一直都沒有,是吧」
帖木兒觀察著遠處的軍陣。
沙哈魯肯定「沒有他的情報,只知道他是大明開國時名將徐達的長子。」
帖木兒面色如常「將門之后,又擔任副將,想來是有些本事的。聽說羌支歷面對的就是他,最后連性命都沒保住。」
沙哈魯沒有搭話,羌支歷怎么死的,沒有人帶出情報。
帖木兒縱馬,遠遠觀察著大明的軍陣,不由皺眉「中軍厚實,左右兩翼也有重兵。這個朱棣并不簡單,大明來到這里的兵力,也絕非哈里預料中的八萬左右,至少有十三四萬,哈里輕敵了啊」
蓋蘇耶丁見狀,連忙幫著哈里說話「按照回回人的情報,大明并沒有如此多的兵力,加上哈里一路行軍并沒遭遇多少抵抗,這才有了輕敵心思。如此厚實的軍陣,即便是哈里帶人沖進去,只要大明不自亂陣腳,哈里也難取勝。」
帖木兒點了點頭「我搜尋了大明諸多情報,但都局限于地形、河流、物資等。我低估了大明皇帝的決心,也低估了大明的后勤,他們竟動員了如此多的兵力進入亦力把里。回回人的情報并不可信,倒害了哈里與四萬精銳。」
沙哈魯哀嘆。
哈里是先消滅的亦力把里,之后不久便與大明決戰,最終以失敗告終,而這也意味著帖木兒根本來不及構建自己的情報網,諸多情報來源,都是來自于回回商人、伊斯蘭教徒,可這些人掌握的情報不僅少,而且主觀性太強,根本就沒多少可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