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
中文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昌都剌大捷驗證了火器、駝城的戰力,雪日鏖戰驗證了多年訓練的新軍戰力,這些都清楚地告訴了朱允炆與所有人,大明將再不畏懼游牧民族。
最強大的撒馬爾罕重騎兵,最強大的帖木兒騎兵,他們都折損在了火器與新軍之下,若是瓦剌與韃靼想求下錘,朱允炆會答應錘他們的。
羈留大明使臣
呵,朱允炆愿意借給他們幾個膽子,也好為大明征戰一個完美的理由。
傅安挺直了胸膛,昌都剌大捷給了大明足夠傲視天下的底氣,環顧四周,確實已沒有任何敵人可以讓大明仰視了。
整個大明的領土,如同被神秘的力量拔高,這里的子民,開始擁有了站在高處俯視周邊的視野。
百姓也驕傲,這是古來罕有的事啊。
傅安自認為讀書不少,翻過不少史書,但看其中文字,前朝幾代,無論是多大的勝仗,高興的百姓多只是少數,更多的百姓則是冷漠的、無感的、渾噩的、事不關己的
對百姓來說,勝利與失敗,是朝廷的事,耕地和收成,才是自己的事。你們家高興了,憑啥我們就得高興,又不會少要我們一文錢的稅
民不與國事慶,唯問節氣農桑。
但這種現象在建文朝發生了改變,一路返京,無數百姓歡呼雀躍,張燈結彩,就連鄉野里的樵夫也能拉著山里的和尚扯上一句“咱們在西域打了大勝仗,你們可多阿彌陀佛幾聲”
百姓以大捷為榮,以勝仗為榮。
人心所向,天下一家,榮辱與共,算是真正在建文朝出現了。
宴會持續到下午才緩緩撤去,霍安已喝得酩酊,郭驥直接醉倒在了桌子倒下,孫良直接喝暈了,胡話一句接一句
朱允炆淺嘗即止,并沒有喝多少,更多考慮的是西域治理與再開絲綢之路的問題。
考慮到傅安的忠貞不屈與艱苦九年,朱允炆與內閣大臣商議之后,最終決定升傅安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正三品銜,郭驥、孫良等則分至鴻臚寺、戶部、禮部、兵部等,官職為從四品至七品不等。
為改變民間對西域的認識,朱允炆下旨翰林院,安排人員收集材料,編纂西域風情志、傅安傳等書籍。
十二月的寒風并沒有吹熄朱允炆的政務熱情,在朝廷衙署封印之后,依舊在武英殿處理政務,第一次輪值的楊士奇也時不時被叫入武英殿。
禮部官員、會同館官員接待了入京的瓦剌使團,把禿孛羅住入會同館之后,便帶了也忽止、利也兩人,一頭扎入喧囂之中。
也忽止觀察著京師的百姓、商人與行人,不由地感嘆“打敗帖木兒之后,大明的氣質都變了。去年來此處,他們還不曾如此驕傲,對待我這種外人雖沒多少好臉色,卻也沒有半點輕蔑與輕視。可現在,他們似乎連看都不愿意看我一眼了。”
把禿孛羅在大明知曉了真相,征西大軍從正面打敗了帖木兒的十五萬大軍,他們真的殺了帖木兒。狡猾的朱棣,竟然放出假消息迷惑瓦剌,吸引瓦剌趁勢動手,然后好找一個機會毀掉瓦剌,他實在是太可惡了。
“大明已經變得十分強大,他們的火器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若與他們為敵,我們的族群可能會有覆滅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