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閣退后一步,看向薛夏,肅然說“事情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棘手,老對手來了。”
薛夏凝重地說“公子我們都處理了,陰兵也解決了,他竟還有力量幾年了,他都沒什么動靜,此時冒出來又是為何”
劉長閣比薛夏更是沉重。
古今,這個隱藏在京師多年的陰影,原以為隨著公子的落馬,陰兵的一掃而空,白蓮教匪首被殺,事情就已經結束了。
可現在看來,古今并不甘心失敗,他似乎還有其他的圖謀,其他的力量
“必須先確認是否為古今所派”
劉長閣也清楚事情重大,不敢以揣測定論。
胡遁又是一番折磨,直至天色傍晚,才終于摧毀了牛九的意志。
劉長閣將審訊報告連忙送至武英殿。
朱允炆批閱了一天奏折,不想再看,揉了揉酸澀的眼“你直接說吧。”
劉長閣小心翼翼地說“皇上,據牛九交代,是古今派遣他,意圖引起大明與瓦剌的戰爭,延長西北之戰的時間,耗費我們的民力、民心與軍心。”
“古今”
朱允炆有些意外,這個消失了幾年的名字,再一次出現了。
劉長閣重重點頭“確實如此。”
朱允炆起身,從桌案后走了出來,揉著手腕說“古今是誰,一直是個未解之謎。朕原以為斬去了陰兵、白蓮教,收了李祺,他也該消停了。看來這個人死性不改,一心想要做點事出來。既然如此,這一次就窮追不舍,找到他,抓到他”
劉長閣嘴上雖然答應著,但心中卻有些拿不準。
古今的勢力就如同人的影子,還是一個隱藏在暗處的影子,想要發現他的破綻,找出他的蹤跡,怕不會容易。
朱允炆看著離開的劉長閣,目光中透著一股殺機。
古今
無論你是誰,這一次你都要死
不管是誰干的,瓦剌使臣遭遇刺殺的事件畢竟發生了,朝鮮、占城、暹羅、渤泥、琉球三國等使臣都聽聞到了這個消息,就連京師的百姓也不由地議論紛紛。
朝鮮使臣柳廷顯、李貴齡并不認為是朱允炆派了人暗殺瓦剌的把禿孛羅,朱允炆完全沒這個必要,再說了,若是他要做這件事,那把禿孛羅的腦袋早就沒了。
可殺掉把禿孛羅對大明沒有任何好處,把禿孛羅畢竟是以使臣的身份來的,他死了,大明的臉就算是丟光了,不僅如此,還會帶來邊關戰事,瓦剌再慫,也必然會為把禿孛羅報仇,無休止的小規模入侵可能就會出現
不用說,大明國內存在一股力量,一股反對建文皇帝的力量,是他們在將局勢引向不可控制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