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頭大白鯊似是被觸怒,猛地撞擊大福船,致使大福船船底的木板再無法承受,斷裂開來,可水密艙的存在,保護了大福船,讓其不致于短時間內涌入大量海水而沉沒。
張茂等軍士從船舷外側返回船上,發狂的大白鯊根本不攻擊人,反而想要將整個船給掀翻,這讓王真很是郁悶,大寶船在那里,你倒是去撞大寶船,摁著我們一條大福船撞算怎么回事,好欺負嗎
當被射中的大白鯊失去了力氣,死氣沉沉地漂浮起來的時候,最后的大白鯊沉入海底,消失不見。
駱冠英等人等待了近半個時辰,依舊不見大白鯊出現,考慮到王真所在的大福船破損嚴重,這里又沒有船塢可以修復,加上后面的航行恐怕會更為危險,駱冠英下令放棄大福船,將兩艘大福船上的物資、船員全都轉移到寶船之上。
王真、蘇庵雖然有些抵觸,但考慮到全員的安危,還是放棄了大福船。寶船憑借著巨大的體積與體量,相對大福船更能抵抗風暴與海獸,安全程度更高。
趙世瑜下令軍士乘坐小船,將大白鯊給鋸了,魚肉放在船只腌制或晾曬起來,充當軍需品,趙廟子還專門叮囑軍士,一定要把魚翅留下來。
兩條巨大的大白鯊,就這樣被肢解,淪為大明軍士的口糧。
沒辦法,靠海吃海。
駱冠英雖然轉移了兩艘大福船的軍士與物資,卻沒有丟棄大福船,而是牽引著大福船繼續前進。鬼知道前面的海域還有多少危險,多一條船,多一份安全。
為了警醒后面的船隊,駱冠英丟下了不少空置的木桶,并在每一個木桶上留下了話。這些木桶會順著洋流前進,只不過速度顯然慢于寶船,等后續的船只路過的時候,可能會遇到這些木桶,了解前面航行的狀況。
駱冠英想要給鄭和傳遞一個信號用寶船來完成任務,放棄大福船以減少損傷。
事實證明,駱冠英的這一決策是無比正確的,他用智慧避免了不少軍士的傷亡。
而在十幾日后,鄭和也確確實實收到了“留言”,只不過這些“留言”不再是駱冠英的,而是沈偉的船隊所留。
沈偉收到了駱冠英的“消息”,當機立斷,搬空了大福船,然后丟下更多的木桶,以確保后來的船隊可以及時調整策略。
鄭和并不是一個死板的人,加上幾次風波遇險,大福船雖然抗了過去,但損傷顯然超出了寶船,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傷亡,保證船隊最終抵達南美洲,鄭和采取了駱冠英一樣的策略,牽引大福船前進。
在茫茫的大海中,一支支小型船隊前進著,穿過一千里又一千里的蒼茫無際,經歷過一次生與死的邊緣,死與生的訣別,漫漫西行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航行,是屬于大明水師最偉大的一次航行,過程中伴隨著風險與犧牲,但他們依舊昂首挺胸,驕傲地朝著西面而去。
海,再遠也有盡頭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不放棄,只要不走錯方向,一程又一程地航行下去,一定可以抵達最終的目的地,一定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