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清楚盛寅所謂的研究,就是解剖,而這是王賓等人一直都反對的,認為這種事有傷天和。
“戰俘是不可能給醫學院的,他們中許多人都需要拿去換取銀兩,以補貼國庫。”
朱允炆拒絕了盛寅。
征安南,讓火器一戰成名,西征再一次展示出了火器無與倫比的威力,全火器軍隊將會成為大明未來軍隊革新的方向,而想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一個先決資源
鐵
以大明目前的鐵礦業規模,很難支撐起龐大的耗費。
雖然朱允炆準許在一些礦山中使用火藥開礦,但這種方式的開礦只局限于藩王控制的“國營”鐵礦場中,商人、民間鐵礦場并沒有辦法采取火藥開礦的方式,開礦依舊是落后的敲敲打打、燒石頭等方式。
無論什么方式,擴大鐵礦產量的一個方法就是增加礦工。而這一批俘虜,正是朱允炆需要的礦工。
沒礦工,沒鐵礦,沒鐵礦,怎么煉鐵,怎么制造火器,怎么打造鐵甲戰船,怎么將蒸汽機發揚光大
這批俘虜精貴的很,不能隨便拉到小黑屋里給綁在板子上給解剖了。大明的資本化與初級工業化,需要一批免費勞力付出
盛寅有些失望。
朱允炆想起什么,說“水師那里還有幾個俘虜,你們去找陳揮索要過來,拿去研究吧。”
“水師”
盛寅有些奇怪,水師怎么會有俘虜
去年水師去了對馬島,聽說打了大勝仗,但也沒聽說帶來俘虜啊。
朱允炆沒有解釋,王綏他們帶來了一些俘虜,證明在倭國有銀礦、金礦,希望說服朱允炆早點籌劃倭國。
倭國的事,朱允炆暫時擱置了,但俘虜還活著,現在輪到他們發揮作用了,為了大明的醫療事業,他們需要拿出自己的命。
想起后世的非人道實驗,朱允炆不介意為了大明醫學,多抓一些鬼子來。
盛寅興奮了,現在的醫學諸多研究都是對死人的,研究不推動,就無法解決根本的醫學問題,難以深入了解人體到底是如何運轉的,更無法找到輸液、止血的依據。
雖說這個過程是不人道的,但為了偉大的醫學事業,總需要一些罪大惡極的人用他們的命來贖罪。
朱允炆在國子監連續考察了三日,到訪了每一個分學院,對其發展方向、側重點作了引導,表揚了諸多先生的無私付出,鼓勵監生努力進修。
王賓、古樸、董倫等一干院長請求朱允炆對國子監作一次演說,以激勵人心。
朱允炆答應下來,決定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題,給大明夯下實干興邦、重視實踐的發展基調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