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當兵的,在這個時代沒多少好詞。
就連朝廷發配犯了罪的官員,百姓,都往哪里發配發配幾千里,是哪里
答案是軍營
說到底,朝廷根本就沒重視過軍營,要不然怎么會將那里作為懲罰犯人的地方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當兵的和犯人在一起,你說當兵的算什么
沒地位
真的沒多少地位。
朱允炆知道這一點,哪怕是推行了新軍之策,提高了軍士待遇,但在無數百姓在無數官員眼里,當兵的就是粗人,沒什么可以說的,至于他們死了,那是應該的,朝廷拿著錢財養著,不就是買了他們的命
若是輪到他們要去死,估計這些官員會哭,自己拿的是俸祿,不是軍餉,沒把命賣給朝廷啊
俸祿旁邊是人、是衣,軍餉旁邊是啥,是食,不是人。
軍士地位不提升起來,軍士募兵制就很難推行起來,未來也很難選拔出真正的高素質軍士。
朱允炆簡短的話,收攏了軍心。
軍心定,忠誠不移
朱棣敬佩朱允炆,他用最簡單卻沒有人想用的方式,讓軍士對朝廷的忠誠攀升到了新的高度。
入城
朱允炆攜朱棣等將士、軍士,在無數百姓的歡呼之中,在人心的熾熱之中,在自豪迸發的歡顏中,眾人進入國子監旁的教場。
朱棣整軍,朱允炆登臺。
后續的程序與張輔班師時基本一致,先是解縉宣旨卸甲,之后禮樂伴隨著出車,然后是皇后安排宮女幫助將軍們卸甲,換上新衣。
朱棣手持笏板,上前一步行禮,氣沉丹田“臣,朱棣受天子命護佑西北,于昌都剌敗帖木兒,特來繳令”
朱允炆虛抬右手“愛卿辛苦,起身。”
內侍上前,朱棣交出了大將軍印,轉而繼續奏報“敵酋帖木兒已死,十五萬大軍潰滅,臣現攜敵酋首而來,獻給陛下”
帖木兒的人頭被端了上來,有些慘白,是石灰處理過的痕跡。
朱允炆看著帖木兒的人頭,微微點了點頭,說“殺敵酋,滅敵軍,乃大勝之標本。現大將軍征伐西域,一戰而開西域太平,留下赫赫軍威,朕心甚是欣慰。”
朱棣欣然一笑,轉而又肅然“亦力把里國王沙米查干及其弟馬哈麻等一干人也被俘虜,押送至京師,還請皇上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