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抬起頭,看向眾將,臉色肅然“未來,火器為君、冷兵器為佐,君、佐不可缺一。正如眼下的火銃,沒有了火藥,它還有刺刀,就是一件冷兵器誰說冷兵器的時代會終結,在沒有更先進,威力更強大的火器出現之前,冷兵器將會長期存在。”
“至于兵法、武將,會不會因為火器而衰落。讓朕說,絕不會火器時代,有火器時代的兵法與作戰方式,正是需要武將智慧的時候,何來衰落與無用一說兵法的本質是謀略,而任何作戰,都需要周祥的謀略。沒有謀略的作戰,如何凝聚軍心,如何降低傷亡,如何確保贏得勝利”
“且不說這些,朕就問你們一句,當敵人也掌握了火器,當敵人操持著火銃,帶著神機炮來到大明的領地時,沒有武將,沒有兵法,朕拿什么御敵,你們拿什么御敵,大明拿什么御敵戰爭勝負的關鍵,在于將士一心,在你們火器不是大明的專屬,火器的秘密也不是只有大明掌握著”
威嚴的話語,讓眾人心頭警醒與震撼。
朱棣目光深邃,自己曾擔心過火器大規模應用會帶來武將與韜略的衰落,但現在看來,這種擔心有些膚淺了。
徐輝祖釋然,朱允炆并沒有過于倚重火器,這對大明來說是一件幸事。火器發展的速度太快,普及的太快,其存在的問題還有許多,不應該也不能將冷兵器的地位、作用給抹殺。
楊榮眉頭緊蹙,鐵鉉凝重不語,宣青書、徐凱等人有些不安。
譚淵走出一步,問道“還有其他國家掌握了火器的秘密”
朱允炆看向楊榮“你應該知曉吧”
楊榮重重點頭,對眾人解釋“火藥是我們先祖發明并使用,制造出了一個個火器。但隨著蒙古帝國的西征,火器被帶入西方。西方人見識到了火器的可怕,已經學習了火藥,并逐漸掌握了火器的秘密。”
“這一點可以從帖木兒的俘虜口中得知,他們曾清楚地交代,五十多年前,在西方的英格蘭王國與法蘭西王國的克雷西會戰中,已經開始少量使用火器。而在一些國家,已經出現了相當規模的火器部隊,有一種名為火門槍的火器,是克制輕騎兵的利器。”
“從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西方初步掌握了火器,雖然在射程、威力、作戰上,弱于我們。可若是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未必不會后來居上。若是他日與西方諸國發生沖突,很有可能是火器之間的對決。”
譚淵咬牙切齒,火器這玩意比弓箭、刀槍更可怕,西方人竟也掌握了其中秘密,看來,未來戰爭將會更為慘烈
朱棣、徐輝祖、鐵鉉等人心頭沉重,西方掌握火器,那也意味著大明與西方之間并沒有不可彌補的差距,若發生戰爭,很可能不是碾壓式的,而是膠著的鏖戰
朱允炆看著沉默的眾人,開口道“你們放心吧,西方擁有威脅大明的力量,至少還需要一百年。危機不屬于你們這一代,但屬于你們的子孫,屬于整個大明王朝。朕說這些,只是希望你們謹記于心,若大明不發展火器,不研究火器,故步自封,夜郎自大,那百年之后,等西方的船隊抵達東南沿海的時候,大明拿什么迎敵”
“朕希望文臣可以看清楚,擺正態度,將火器作為國之利器,能給予支持的,給予支持,莫要設絆子。希望武將可以明白,火器與火器的戰爭是未來,一樣需要你們的謀略,需要你們的兵法,需要你們的血勇、血性,不可懈怠武備,不可放松武訓火器時代,更需要強大的軍士,強大的謀略”
一番話落,眾人皆是肅然。
一股凝重的氣息在大殿里傳蕩,每個人都感覺肩頭沉甸甸的,似是一個擔子被人擱在了肩膀上,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