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楊士奇等并沒有意見。
朱允炆改名字上了隱,委魯母改為了烏魯木齊,庫爾喀拉烏蘇城太麻煩,修改為了烏蘇城,昌都剌的最大城鎮,改為昌吉,亦力把里城也不能叫這個名字了,更定為伊寧,還有和田,喀什等,一應貼合后世
當皇帝的改名字、起名字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就像是武威、張掖、酒泉等,想來漢武帝當年也是意氣風發的。
這不算啥,皇帝嘛,別說改地名,賜人名,狠起來還給自己改稱呼,封個什么威武大將軍當當
朝廷對西域治理的政策基本已定,但在這之前,還必須解決一個問題。
朱允炆傳召哈密伊斯蘭教教長伊瑪目,伊瑪目行禮,恭敬地說“愿真主賜福大明與天子,愿和平降臨在大明的土地之上,國泰民安。”
虔誠卻不卑微,不卑不亢的祝福,這是一個教長的風采。
朱允炆虛抬右手,微微點頭“你的尊敬與祝福朕收下了,感謝伊瑪目教長為維護西域付出的努力與貢獻,你的功勞,將會永遠銘記在史冊之中。”
伊瑪目很清楚,在臣服大明的那一天開始,自己已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但自己臣服大明,并沒有違背良知,也沒有違背教義。
哈密王都臣服大明了,自己臣服算什么。
雖說哈密王現在掛了,但現在的哈密就是大明的一個城鎮,臣服大明,是理所當然的事,無關其他。
為了宣傳真主的聲音,為了傳播光,也為了保護西域的百姓、商人,不能聽茹瑺的,也不能聽瞿能的,必須要朱允炆,要大明皇帝親自背書。
伊瑪目感謝過朱允炆之后,開口道“尊敬的天子,現在西域已成為大明的西疆省,數十萬子民將臣服在大明天子之下,然西疆省百姓與中原百姓不同,其多信奉伊斯蘭教,信奉真主安拉,古蘭經是他們最重要的典籍,希望天子可以憐憫,給他們信仰的自由。”
朱允炆拿出了一本古蘭經,平和地說“不知伊瑪目教長可聽說過大明水師的副總兵鄭和,他可也是伊斯蘭教忠誠的信徒,曾率領船隊抵達天方,觸摸圣石,吐露心扉。”
伊瑪目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鄭和是真主安拉的信徒,這一點是眾人皆知的。朱允炆此時提到此人,說明他是開明的。
果然,朱允炆繼續說“依朕來看,信奉釋迦牟尼,信奉真主,信奉耶和華,并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都是一種精神的信仰。大明可以容得下佛,容得下道,自然也可以容得下伊斯蘭教。只不過”
伊瑪目臉上的笑意陡然一凝,連忙追問“只不過什么”
朱允炆鄭重地說“伊瑪目教長,佛在寺廟之中,它不會害民,不會鼓噪百姓造反,不會鼓吹暴力。道也一樣,可教堂里的人,是否充滿暴戾之氣,是否也如帖木兒一樣,一手持劍,一手持古蘭經,叫嚷著將真主的光與聲音傳給所有人。”
伊瑪目心頭一沉。
朱允炆的意思很清楚,佛服管教,道服管教,僧人老實,道長老實,你們伊斯蘭教是不是也服從管理,老實本分
伊瑪目連忙保證道“古蘭經是和平之聲,是團結之聲,絕不會暴戾、侵略,不會宣傳與支持戰爭。”
朱允炆微微搖頭“你的保證,如何讓朕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