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紗布通過增加密度、簾籠處理,形成了基本的口罩,鐵絲嵌入其中簡單,掛上耳朵也容易,朱允炆嘗試幾次之后,確定了疊四層的方案,并暫停醫用紗布,轉而大量制造口罩。
口罩小,很輕,一個小木匣就能裝五百個,在完成三千口罩的制備之后,朱允炆命令安全局軍士,快馬加鞭趕赴福建。
少量騎兵的速度,加上混凝土道路,要快于走船,但不可避免,過了江浙還是需要翻山越嶺。
朝廷對于福建疫災極是重視,任誰都清楚,疫災一旦擴散開來,那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無數人都將死去,不分貴賤,無關身份
在郁新尚未抵達福建之間,江浙、江西與廣東已得到允許,調動衛所軍士,嚴密封鎖道路,不準福建百姓外流,并深入調查鄉野,一旦發現有疫災,則封鎖十里,并調醫官處置。
朱允炆盯著輿圖,深深看著福建方向,目光從福建之上轉移到大海,進而轉至大琉球島。
接安全局與密探奏報,大琉球島此時相當混亂,中山王武寧對內殘暴,對外跋扈,山南國蠢蠢欲動,甚至派遣船隊想要討伐中山國,卻被中山王的船隊給打了個全軍覆沒,導致山南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山南國汪應祖曾在國子監讀過書,與大明關系密切,曾派使臣請求朱允炆派遣水師,解救中山國受難的百姓,卻被朱允炆拒絕。
拒絕的理由也很正當大明不能輕易干涉藩屬國與國之間的事。
事做不做且不說,但態度必須亮出來,也好告訴南洋諸國,大明雖然強大,并沒有侵吞你們與干涉你們內政的意圖,避免南洋出現反明。
朱允炆拒絕汪應祖的真正原因是,汪應祖給出的理由不夠充分,大明不可能因為中山王殘暴這個理由去攻取中山國,若此例一開,下次就能以各種借口直接軍事介入任何藩屬國,那誰還有安全感可言
汪應祖不開竅啊,朱允炆都等了他一年了,也沒見到他找出一個讓大明無法拒絕出兵的理由,既然如此,那就需要給他們一點壓力了。
至于小琉球島,已經逐步在控制之中。
今年三月份,朱允炆曾下達過一份不起眼的文書,那就是恢復澎湖寨巡檢司。這份文書放在浩繁的朝政文書中,絲毫不起眼。
畢竟,廢除的東西,恢復了而已,沒什么大驚小怪的。
但這個舉動,正是朱允炆籌劃控制小琉球島的第一步。
說起澎湖寨巡檢司,不得不提一句元廷。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元朝就在澎湖設置了澎湖寨巡檢司,隸屬福建同安管轄。
值得一提的是,澎湖是先于山水灣灣收入中國版圖的,而在歷史上先于的時間是四百零三年。在元順帝還沒有因為老朱的緣故搬家之前,一個名為陳信惠的家伙成為了澎湖寨巡檢司的巡檢,這是第一位漢人巡檢。
在老朱開國之后,老朱一度要發展航海,尋求海利,但因為經營不善,加上走私泛濫,海賊倭賊也不少,老朱先后關閉了全部市舶司,并在洪武十四年推行海禁。
大海都不要了,海之外的澎湖寨巡檢司還要來干嘛,俸祿都不好發,索性在洪武十七年,廢掉了澎湖寨巡檢司。
自洪武十七年澎湖寨巡檢司被廢,至建文七年,已有二十一年
朱元璋關了市舶司,朱允炆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