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拿出醫學院、太醫院的方子給吳山樵看,吳山樵琢磨起來,桃仁有癥瘕痞塊、活血祛瘀之功效,而生地也有諸經血熱,滋陰退陽之功效,是否可以取生地、桃仁、紅花為君藥,借當歸活血化瘀,引厚樸入血行氣
犀角、羚羊角、藏紅花為清熱護心之藥,但這些太過珍貴,給朱允炆用用也就是了,想給百姓用,哪里弄來這么多藥草去
有什么可以代替這三樣
麥冬、竹葉心、石膏、茅根、大青葉、桃仁、蘇木,這些十分廉價,在各地都容易找到,可以大規模供應,對于百姓而言,應該是足用的。
內服藥劑可以多番嘗試,看看療效。外則可以采取古法,以針刺放“毒血”,一個完整的醫療方案逐漸形成
水花拍打在礁石上,海風緩緩地吹過大琉球山南國的一座小島上。
山南國國王汪應祖赤著腳走在沙灘上,身旁跟著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中年人目光睿智,透著一股子沉穩大氣之風。
汪應祖彎腰撿起一枚貝殼,對尚巴志說“你父親可還好”
尚巴志謝過汪應祖垂問,平和地說“父親身體康泰,只是有些憂心山南國的未來。”
汪應祖將貝殼丟到大海里“是啊,老按司在擔心,本王也在擔心啊。中山國國王武寧殘暴不仁,卻占據著大琉球島最大的地盤,更可怕的是,其造船技術很是厲害。”
尚巴志上前一步,雙腳微陷沙灘“國王難道不感覺奇怪嗎中山國歷來在造船上與我們山南國相當,只有小小的海船,從未出現過大船。可我聽聞,中山國的大船至少有二十艘了。他們從何處來的船匠,從何處來的技術”
汪應祖擔憂地說“該不會是大明派來的吧洪武年間,就曾有十八名船匠被委派到中山國傳授造船技術。”
尚巴志搖頭“中山國朝貢,我們山南國也朝貢,他們的使臣抵達大明京師,我們的使臣也沒有落后,哪怕是返航也是一起,并不見大明派了船匠。何況,即便是大明派遣船匠到中山國,難道不應該也給山南、山北派遣船匠嗎”
汪應祖一想也是,大明對外現在主張的是“一視同仁”,要幫助,一起幫助,要和平,一起和平,誰搗亂,一起收拾。
沒道理只給中山國船匠,打破勢力平衡。這種落人口實的事,以大明的精明應該不會做吧。
尚巴志看出了汪應祖的疑惑,繼續說“父親與我猜測,中山國擁有高超技術的船匠,很可能并不是大明派來了船匠,而是另外的大明船匠。”
汪應祖被尚巴志的話繞暈了,什么不是大明,又叫大明船匠的,什么跟什么
尚巴志見汪應祖還沒想通,不由地有些郁悶,直言道“國王是否忘記了,無論是哪一片海,能制造出類似于大福船這種大船的,只有大明船匠啊。南洋諸國不行,倭國連個海船都造不好,朝鮮雖有水師,但并無力營造大船。”
汪應祖感覺什么東西呼之欲出,卻總也想不明白。
尚巴志低頭看著沙灘,目光中透出冷厲與自信。
洪武三十一年時,尚家在自己的操持之下,憑借著佐敷按司的身份,與當時的島尻大里城按司汪英紫合謀,擊敗南山王承察度,助汪英紫奪得南山國的王位,與汪英紫結盟。
汪英紫已經在建文四年的時候走了,現在的國王是汪應祖,不過看他的水平,并不足以成為自己的威脅。
既然如此,那就應該放開了手先圖謀中山國,暫且留下山南國,哪怕是進取中山國不利,還可借下汪應祖的力量,不至于毫無退路。
尚巴志抬起頭,嚴肅地說“國王,我猜測中山國的船匠很可能是大明陽江船廠被劫掠走的船匠”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