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林從北平城西繞至城北,又折返向東,直奔通州方向。
受益于京杭大運河的暢通、新都營造與遷都北平的未來規劃,通州成為了無數商賈匯聚的地方,晉商、徽商、杭商等紛紛涌入。
北平布政使張昺看準時機,開啟了通州賣地賺錢模式。
建文四年以前,通州困頓,百姓中溫飽只有十之五六,超三成百姓連溫飽都解決不了,饑一頓飽一頓,過著今日不知明日的生活,這里的土地不值錢,宅院不值錢。
可短短三年時間,通州就徹底煥然一新,城中與城外百姓,除喪失勞作能力,只剩孤寡之家,基本上全部都解決了肚子問題。
男人有的是力氣,去碼頭當搬運工,這里無數的商人需要來回搬運貨物,缺人的很。有些大船行動緩慢,還需要纖夫,只要有把力氣,總能混口飯吃。
大量商人涌入,修筑碼頭、倉庫、宅院,這都需要人力。
張昺動員通州百姓踴躍參與建設,從布政使司庫房里拿出大量錢鈔支持通州,考慮到商人貪婪、欺民,民工、纖夫、匠人等弱勢,張昺引入了會通河經驗,商人租用民力,需提前支付一個月的工錢至皇家錢莊,若到期不按時支付民力工錢,則由皇家錢莊支取,若按時支付,則在租用民力之后,商人提走存在皇家錢莊的錢鈔,錢莊還會支付一筆利息。
通州賣地與房地產項目,多是受朱允炆的遷都政策刺激所生。許多商人選擇在通州,而不是選擇在北平,一個原因是通州是京杭大運河的ass之地,二是因為北平已被朝廷接管,許多土地與宅院都被按住了,根本無法交易。
你總不能買一塊朝廷要建造刑部的地皮吧,咋滴,想住在刑部
北平布政使司缺錢,張昺就把通州擴張中的無主土地拿出來發賣,規劃通州沿運河擴張,導致整個通州成為了一個狹長的城。
自北平至通州,不到五十里,陶大林走走停停,天黑時已入城。通州城關閉的時間很短,只有子時、丑時兩個時辰。
陶大林入城時,城關還開著,盤驗身份之后,就匆匆入城,也不找客棧,直奔城東一戶人家,又貓在暗處觀察了許久,這才走出去,穿過巷道,進入了通州富商張車家中。
管家張知將陶大林引至書房,便站在門外守護著,只聽不遠處傳出一聲聲貓叫,不由地煩躁,生怕打擾了主人家會客,便跑過去趕貓,可走了一圈,竟沒有發現貓的蹤跡,暗暗罵了幾句又返回看門。
房間內,一身錦袍華服的張車熱情招待著陶大林“陶兄終是離開了是非之地,一路之上,可有尾巴”
陶大林搖了搖頭,自信地說“我可是按照你們的辦法,仔細觀察了的,若有尾巴,早就露出來了。陳兄,其他不說,你讓我們辦的事都辦了,該給的好處可不能短缺。”
張車微微點了點頭,轉而問道“那朱文奎可被砸死”
陶大林一愣,臉色有些難看“雖然沒有砸到朱文奎,但畢竟給他留下了陰影。再說了,你當初可是說好了的,無論成敗,地契、錢鈔、黃金,都給我們。”
張車見陶大林想要惱怒,笑著起身倒茶賠罪“陶兄誤會了,我只是開個玩笑罷了。這次你們事做得很好,我很滿意。張知啊,去把禮物都給拿過來。”
陶大林見張車安排利索,也就不再動怒“這次也真是危險,若不是朱文奎人小無知,說不得我們所有人都要栽在里面。”
張車點了點頭,笑著說“以自己一條殘命換全家無憂,百代田產,怎么都值得了。若我和你們一樣,暗疾在身,也愿意拿命搏一搏,死了也能入極樂之地。”
陶大林目光黯淡。
建文四年,一個仙風道骨的道人告訴自己壽元不長,要想活命,需信彌勒。
原是不信,可不出半年,自己胸口處總是發疼,找了許多大夫都無濟于事,又遇那道人,皈依彌勒,胸口不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