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
中文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謀劃東北,絕非一兩句話可定。
解縉擔憂倉促進取東北,反而會引起女真抱團,甚至會引起已臣服女真部落的畏懼、擔憂,對大明長期立足不利。
楊士奇也表達了這方面的擔憂,但看著大東北方向有如此多的平原地帶,聽楊文說,那里土地是黑色的,極是肥沃,且水源充沛,事宜種植稻、麥、豆等。
能耕田,有草場,還有山作為屏障,這是一塊風水寶地,怎么能一直留給女真野人們霸占著
楊士奇支持朝廷在東北占主導,同時提出應重視臣服女真部落的招撫,給他們說明情況,告訴他們,大明北上,完全是因為他們不聽話,而不是大明對女真部落有什么不滿。
朱允炆欣然答應,并命內閣寫一份檄文,用于招撫與聲明。
經過三日商討,終于形成了三步走的東北戰略。
第一步,時間建文八年八月至建文九年二月,大力招撫,最后通牒,同時水師籌措軍糧、軍用物資,調撥一批火器前往東北,楊文于松花江附近練兵。
第二步,建文九年二月至九月,出兵討伐不臣服女真部落,以武力政府各部落,兵力為五萬,合遼東都司與各衛所之力,楊文為主將,華聚、毛整為副將,兵分三路,西北,正北,東北,各自征討,西北至大興安嶺,正北至黑河流域,東北至庫頁島。
第三步,建文十年三月起,派駐軍隊深入山林追繳殘余,同時開展衛所軍屯,并于山東、河南、山西等地,移民三萬至五萬戶至東北平原,同化女真部落,促使其從游牧、采集轉變為農耕,教化上實現一統,效命于朝廷。
這一份戰略的出現,讓東北局勢走向變得更為清晰起來,也為了東北大戰略了基本支撐,該準備糧食的準備糧食,該準備火器的準備火器,該準備耕牛、農具的
當戶部夏元吉、卓敬等人知曉朝廷又準備大規模移民的時候,并沒有表現出緊張,得益于山西大移民的經驗與“口碑”,朝廷兌現了當初的所有承諾,百姓認可朝廷,且隨著郵局完善,百姓將這種認可傳遞到了各處。
一旦朝廷再度移民,百姓的畏懼與擔憂將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消除,反而會有一種期待,尤其是對于一些山區的、土地很少的、處于貧困之中的百姓之家。
再說了,這次移民的規模相對山西大移民的規模小多了,況且未來大明要遷都北平,東北距離北平可不算遙遠。
只不過,這依舊是費錢的一項工程,況且東北還打算用兵
為了確保東北戰略順利實現,平安所主導的北平都司與耿璇主導的東海水師就需要成為后備力量,一旦有需要,平安出山海關入東北,耿璇于葫蘆島登陸遼東。
在戰略已定之后,楊文、平安等先一步離開京師,北平布政使張昺等人則留在京師,奏報新都營造問題。
張昺統攬北平政務多年,極有能力,對問題看得精準,直言“新都營造速度之快,已超出預期進度,原定十年完成,有望八年至九年完工,然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朱允炆聽著張昺的奏報,不由地皺起眉頭。
北平營造最大的問題就是民力得不到良好安置,數十萬人,總不可能住在露天工地上,雖然北平征用了許多民戶家宅,但依舊有大量民工、匠人不得不擠在一起,一些臨時搭建的帳篷里,本只容納六人休息,結果卻塞進去十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