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沈線陽是沈萬三的大女婿。
洪武十年,沈萬三被發配云南,在貴州得到靄翠、奢香兩位夫人幫助,在順元城開展貿易,并幫忙修筑龍場九驛。
洪武十四年,沈萬三至昆明投奔沐英,在沐英的支持下,恢復茶馬古道,并組建了一支馬隊,形成了馬幫商人勢力。
洪武十九年,沈萬三的馬幫隊伍擴大,從云南連貴州。之后不久,沈萬三的兩個孫子被抓入獄。
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爆發,沈家一干人幾盡全滅,余十舍幸免于難,接管了馬幫,暗中經營商隊。
朱允炆沒有想到,大名鼎鼎的沈萬三死都死了好多年,竟然還以另一種方式與自己過招。有沈家多年經營的財富在,怪不得古今勢力能死灰復燃,甚至可以說動官府為其配合。
“這里說,沐春之妻為余十舍之女余慧剛,如此說來,沐晟與余十舍的關系也定是不淺吧”
朱允炆看向劉長閣。
劉長閣不敢揣測,就事論事“余慧剛確實是余十舍的女兒,沈萬三的外孫女。然此女早亡,并沒有留下子女,沐春于洪武三十一年病逝后沐晟襲爵,與余十舍的關系多涉茶馬古道。至于是否有其他關聯,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朱允炆擺了擺手“不需要了,直接給沐晟發文書,讓他處理這件事。”
“皇上,這恐怕不妥”
劉長閣連忙勸說。
朱允炆堅持,余十舍的女婿是沐春,不是沐晟,兩個人的關系還不至于好到值得沐晟賭上沐氏家族的程度。
交給沐晟,一是試探,二是信任。
“可有楊五山的消息”
朱允炆敲了敲一頁幾乎空白的文書。
劉長閣搖頭“劉銘掌握的消息有限,只知曉楊五山在佛母死后接管了白蓮教,手中控制著小佛母唐賽兒,手下有一支圣女,亦是陰兵,為首之人名為白依依,曾來京師與劉伯完會面,后消失不見。”
朱允炆凝眸“唐賽兒在他的手上”
劉長閣重重點頭“據劉銘等人口供,確實如此,另有消息,楊五山應該在江北,高郵太子遇襲,是楊五山與紀綱等合謀的結果,推測此人應該在淮安府、揚州府、鳳陽府等地。”
江北,而不是河北,說明楊五山應該在長江以北,黃河以南。而選擇高郵刺殺太子,至少證明楊五山在淮安、揚州等地存有力量。
但這一片的面積可不小,想要找一個人,一個孩子,和大海撈針沒多少區別。
朱允炆拿出輿圖,盯著淮河流域說“這些人隱在暗處,消息并不閉塞。河道上能更快走消息,沿著河道調查,看看是否有線索。”
劉長閣答應著,卻也并不抱有希望。淮河南北、京杭大運河東西,這一片區域也不小,沒有線索的盲目調查也只能看運氣了。
朱允炆指向最后一頁,神色嚴峻地問“這個棋手,為何一點消息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