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風在天山之巔舞動,送走白云朵朵,又俏皮地飄落山谷,望著淺綠色的稻田,柔柔地撲了過去,壓彎了稻穗,歡快地滾動著,稻田隨之擺動。
儀娘享受著清風,坐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下,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遠處的草場上,一個九歲的孩子正騎著小馬駒,揮舞著幾根草,催促著馬駒,可惜馬駒并沒有配合,還以為小主人給自己撓癢癢,回頭看了一眼,又低下頭吃草。
孩子氣呼呼地下了馬駒,跑到婦人前,有些埋怨地說“娘親,我要騎大馬。”
儀娘拉著周韜,伸手撥去周韜頭發上的雜草,輕柔地說“馬駒跑不快,是因為它還小。你不能騎大馬,也是因為你太小。”
周韜不高興“我聽說父親十四歲就上了戰場,還殺了一個韃子我今年十歲了”
“是九歲。”
“過了年就是十歲了,就幾個月。我要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個優秀的騎兵。”
“孩子,你父親是弓箭手,是步兵。”
“可他現在是騎兵。”
“他現在是騎馬的步兵,距離真正的騎兵還遠著呢。”
儀娘糾正著。
周韜不管這些細節,只堅定決心“我要騎高大的戰馬,我要成為騎兵,殺掉所有想要搶走大明東西的敵人。”
儀娘欣慰地點了點頭“娘親希望你成為優秀的騎兵,只不過孩子,成為騎兵是要吃苦、受傷的,而且我還聽先生說了,騎兵最重要的是智慧,能用一雙深邃的眼看穿敵人軍陣的弱點,選擇好突擊的位置。你真的想要成為騎兵,首先需要有智慧。”
周韜仰著頭看向母親“智慧從哪里來”
儀娘莞爾,讓周韜坐好,說“智慧啊,它在書里,在別人的言行里,你學到的,聽到的,看到的,都有智慧,就看你能不能融會貫通”
周韜聚精會神的聽著,將母親的話記在心底。
遠處的道路上,出現了一支商隊,有十五六人,即有駱駝也有馬匹。
本雅失里下了馬,牽著馬走向儀娘周韜,詢問“這里距離亦力把里城還有多遠”
儀娘剛想說話,周韜先起身喊道“什么亦力把里城,現在是伊寧城。你們這些商人若是連這個都記不住,就不要來大明做買賣。”
本雅失里沒想到一個小孩竟如此傲氣,眼神中透著陰狠,環顧四周呵呵冷笑“你這孩子可真大膽,就不怕惹下禍端”
儀娘起身將周韜拉到身后,看了看本雅失里及其身后的人,腰間掛著刀,面相兇狠,不由心頭一緊,故作輕松地說“可沒有什么禍亂會降臨到大明,若是有,也會被伊寧衛的軍士給解決。這里距離伊寧城不過三十里,巡視的軍士時有出沒,你們外來商人若需要軍士幫忙帶路,不妨在這里稍等一二。”
本雅失里凝眸,收斂了殺意。
這里是大明的地盤了,確實不宜多事,一旦陷入麻煩里,恐怕無法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