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大明有軍令,一旦城破,火藥彈全部點燃銷毀,絕不可落入敵手。可如果看守火藥彈的人也失職了,如果沒有來得及全部銷毀呢
事關大明邊防與安全,必須加強對所有衛所將官軍士的整頓,特別是前線邊鎮
朱允炆看向屏風上掛著的輿圖,下了命令「韃靼犯邊,殺我軍士,自今日起,禁絕與韃靼互市、交易。不光是鹽鐵茶,就是一片破布,一塊生銹的鐵盆,一粒種子,也不準給韃靼告諭商人、邊關,自諭令下達之日起,凡與韃靼交易者,一律視為違制,商人抄家,武官殺頭」
「遵旨。」
鐵鉉、徐輝祖等人沒有反對。
以前與韃靼、瓦剌交易,更多是出于對草原情報、戰馬的需要,可現在大明已經有了大型草
場,戰馬的數量正在穩步增長,對草原的交易已顯得不是那么迫切。
鐵鉉、楊榮與徐輝祖先行離開武英殿,聽到殿里的呵斥聲,三個人的腳步更快了。劉長閣會挨多少訓,挨幾腳,都和大家沒關系。
在走出皇宮之后,徐輝祖才揣起冰冷的手,對鐵鉉、楊榮道「皇上沒說怎么處置宋琥,你們下手可要輕點,他畢竟是宋晟之子。」
鐵鉉冷著臉,絲毫沒給情面「宋琥明知不可殺傅琛,還敢殺了,擺明了是沒有將軍法放在眼里,若不嚴懲,日后前線將領豈不是可以隨意處置將官,此例一開,后患無窮莫要說他是宋晟之子,就是你老徐家的兒子,照懲不誤」
徐輝祖瞪了一眼鐵鉉,我兒子你懲個試試,不把兵部衙門拆了我不姓徐。
不過宋琥這件事辦得確實有些過了,傅琛殺人,他該死,但千不該、萬不該由宋琥殺,必須由朝廷下達旨意,領皇命而殺。
楊榮看了看僵硬的場面,勸說「宋琥總兵有罪,也有功,無論他最終領什么懲罰,總歸不會丟了性命,魏國公無需擔憂。倒是皇上對韃靼的態度,令人捉摸不透。」
徐輝祖皺眉,點了點頭「沒錯,按常理來說,韃靼進犯,天子大怒,下一步應該是責令五軍都督府、兵部準備糧草、物資,開春之后發兵征討韃靼。可這一次,皇上竟只是停了與韃靼的貿易。」
楊榮很是疑惑這一點。
長期以來,朱允炆踐行的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打安南如此,打海賊如此,打倭寇如此,打帖木兒也是如此。
現在呢,韃靼打了大明的威虜城,大明折損了一些軍士,是多好的開戰借口,可偏偏朱允炆出乎意料,一反常態,沒有征討韃靼的打算。
鐵鉉呵了呵手,看向碧空白云「朝廷要辦的事太多,輕易動不得兵戈啊。」
楊榮看向鐵鉉,對這個回答有些不太認可。
沒錯,現在的戶部是有些困難,但還不至于到捉襟見肘的地步,要知道建文九年要到頭了,戶部每年預留二百萬兩的賑災錢鈔今年只花出去五十萬兩不到,有這筆錢打底,擠一擠其他的,遠征一次韃靼的費用還是夠了。
加上北方糧倉越來越多,僅僅是北平一地的儲備糧食,足夠支用地方兩年,即便是動員三十萬大軍遠征,自北平調糧也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