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如同精密的機器,七千萬百姓是動力,一個個官員是大大小小的齒輪,動力驅動著齒輪轉動,嚙合,傳動,運轉哪一個齒輪對接哪一個齒輪,傳遞多少扭矩,轉動多少幅度,已沿著制度固定了起來。
朝堂形成了自己的秩序,坐在武英殿里的人,只不過是駕馭整體的方向,決定對若干齒輪進行潤滑、修理、更換。
在機器大部分完好的情況下,武英殿里坐著的人是朱允炆,還是朱文奎,對于走在一條直路上的大明,并不重要。
受益于朝廷規劃的清晰、財政預算的精細,六部職能的明確,官場的持續治理,農業基礎面的穩定,商業方面的繁榮,大明處在加速運轉階段,初級的工業開始出現,社會分工隨之而來朱允炆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離開金陵的。
黃淮看著站在船頭的朱允炆,他似乎很是愜意,享受著風的吹拂。眼前的水,已不是長江水,而是碧藍的海水。
朱允炆回過頭,對發愣的黃淮招手,在黃淮走近后,開口說“看來你不暈船啊,這一點比湯不平強多了。”湯不平有些無奈,自己是北方人,最初并不適應船搖搖晃晃。
但后來坐船坐多了,也就適應了。黃淮見朱允炆心情不錯,便說道“微臣是溫州府永嘉人,挨著入海口,免不了到河里游泳,也走過船。”朱允炆看著黃淮,臉上的笑意緩緩收斂“永嘉,黃淮,你應該知曉永嘉學派吧”黃淮心頭一震,面露難色。
朱允炆看著掙扎作難的黃淮,轉身看著大海“人死了,尚有后人憑吊。學派死了,就沒有人敢談起了嗎”黃淮臉色一變,跪了下來“皇上,臣知永嘉學派。只不過,有些不合時宜,臣不敢談。”
“是不合時宜,還是違背理學正宗”朱允炆背負雙手,走了兩步,對黃淮說“你是永嘉人,連永嘉學派都不敢談論,是理學不容你說,還是朕不容你言”黃淮嘴角牽動,臉頰微微顫抖。
世人只知朱熹的
“理學”、陸九淵的
“心學”,但誰還記得,曾經的永嘉學派是與理學、心學齊名的存在,足以鼎足相抗,讓整個學說成為三足鼎立的格局
可隨著宋滅元興,永嘉學派被徹底打壓,理學、心學開始大講身心性命之學,空談格物、追問本心,虛妄言說,終讓人墜落在夸夸其談,修身于己,忘忽使命的地步。
可元推理學,明太祖更興理學,甚至將朱熹的理學作為了正宗本源,容不得其他學說。
而永嘉學派的理論與思想,也不適合明初的現實,在漢人重新站在天地之間的時候,永嘉學派已經死了,別說公開憑吊,就連暗中燒香的都沒幾個。
黃淮出自永嘉,受家學影響,自是知曉永嘉學派,但也清楚,永嘉學派的出現與南宋時期永嘉的商業發展有關,但明初抑制商業,更是實行海禁,永嘉學派根本就沒有出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