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大臣的態度很明朗,那就是禁止裹腳纏足。但六部之中支持者寥寥,即使是禮部尚書陳性善,也保持著沉默。
這種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抗議。
天昏時,陳性善一臉憂愁地返回府中,夫人張氏已命人準備好飯菜。
席間,張氏見陳性善胃口不好,噓聲長嘆連連,不由得詢問“不是我多嘴一問,只不過近些日子來,官人茶飯不思,心神不寧,若是有什么大變故,妾身也好安排孩子離開京師一段時間。”
陳性善苦澀地搖了搖頭“事情還沒嚴重到那個地步,其他事你也莫問。”
張氏無奈,只好忍住疑惑。
陳性善坐在書房里,沉思著對策。
現在皇上的態度很明顯,他寧愿落一個“好士小腳”、“龍陽之好”的惡名,也要廢除纏足、裹腳,甚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惜脅迫整個文官集體
纏足又不是大明文官的發明創造,也并非是明代獨有,為何要讓我們來承擔痛苦
建文皇帝這是在耍流氓啊。
可又能如何
文官在這件事上沒有多少轉圜的余地,真的要抗拒皇命,硬骨頭一次,很可能被人折斷了腳趾,和女人一樣纏幾個月的腳丫子。
女人纏足,多在歲時,誰能想,男人十還要經歷這種事
荒唐,太荒唐
陳性善想要上書規勸,可想了兩個時辰也落筆不下,拿什么理由反對禁纏足
禮
纏足什么時候被納入過大明禮制過
沒有
用美觀、利于觀瞻
皇上肯定會說,讓大家都裹足也是為了觀瞻,這個理由站不住啊。
用民間傳統
什么,秦漢沒有,隋唐沒有,前宋初期也沒幾個,你管這叫民間傳統習俗弱宋之后出現的怪癖習俗,不要也罷啊。
利于約束女人,控制女人,避免女人翻墻,避免官員們戴綠顏色的帽子
這個和腳有關系嗎
走慢點路,該翻的墻一樣能翻過去。
女人本就應該卑弱,裹足符合女誡,是女性應該做的可臣子也應該忠誠,皇上要你裹,你裹不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