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這個數據是可靠的。
李淳看著氣呼呼的父親,低聲安撫“會不會是鄭和和大哥他們回來了,告訴了朝廷這些消息,然后朝廷才刊印出來的”
長達近五年的遠航,估計是跑到天邊了吧,弄點神奇的東西回來也應該合理吧
李寶頓時噎住。
是啊,朝廷遲遲沒有發消息,也沒有公開鄭和水師船隊的使命,直至鄭和快到金陵的時候才刊印出來,公告天下,本身就有著求穩、慎重的意味吧。
難道說,這是真的
可世上怎么可能會有如此巨大產量的農作物,恍惚,如夢。
御史董鏞看到建文報的內容,瞪大雙眼,連忙跑去都察院,去找戴德彝和練子寧,一到里面,發現已來了不少人,議論紛紛,無外乎是鄭和、新型糧食、超高產量的事。
一個御史喊“內閣如此輕佻,亂寫文章,擾民誤民,當彈劾之”
另一個御史接茬“內閣焉知糧食產量,虛報夸大諸位,我朝竟出來兩個不食肉糜的閣臣,我等若不彈劾,豈不是枉做御史”
戴德彝盯著建文報上的內容,陰沉著臉一言不發。
練子寧也沒有理睬眾人的嚷嚷,對戴德彝說“皇上、兩位閣臣聯名發文,這本就是不同尋常之事。雖這里有夸大之詞,令人難以置信。然慮及內閣穩重,皇上遠見,加之鄭和水師船隊回京不遠,這文章怕是虛不了多少。”
戴德彝抬起頭,看著練子寧“你聽聞過畝產十石”
“沒有。”
練子寧坦然。
戴德彝繼續問“史書中可有畝產十石的記載”
練子寧搖頭,從未有過。
戴德彝面色嚴肅,將建文報遞給練子寧,起身道“亙古不曾有過,難道到了我朝就有了若真是如此,給鄭和封個圣人,哪怕是給鄭和水師所有將士都封個圣人,我也認了可就怕這文章作假”
練子寧將報紙放在一旁的桌案上,淡淡地說“解縉與楊士奇哪個不是珍惜名譽之人皇上更在乎民心,若沒有十足把握,這報紙能刊印出來你要知道,外面可都賣瘋了,一報難求,其熱度較之大閱兵還甚”
戴德彝在意的就是這一點。
一方面是無法認可的超高產量,驚人驚世,無法令人相信。
一方面是內閣與皇上的親筆文章,字字千鈞,無法不讓人相信。
極端的認知沖突,令人陷入苦惱。
震驚世人的建文報,在這一刻引動了京師,無論是百姓、商人,還是士子、官員,都被鄭和的使命,神奇的新糧種,巨大的產量給震撼。
若不是內閣大臣、建文皇帝的署名在這里掛著,估計建文報能被人給罵死。就這樣,還有幾千人跑到宣傳司詢問是不是刷印錯誤,哪里有畝產十石的
伴隨著爭議,消息傳播的更快了。而鄭和水師的偉大使命,也被賦予了超越世俗的神圣性,他們是為了世無餓殍而遠航,是為了所有人吃得起飯而遠航,是為了天下蒼生而遠航。他們的犧牲,是為了大明江山,子孫后世,千秋萬代,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