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鉉拿著朱允炆的批示奏折,對李堅、徐輝祖、楊士奇等人說“按照皇上旨意,鄭和封國公,朱能、張玉封侯爵,張玉追封國公,由兵部擬定謚號。沈偉、萬青林等,封伯爵。諸位可還有其他異議”李堅接過鐵鉉手中的奏折,審視了一番,不由皺眉“駱冠英的名字為何被劃掉了”鐵鉉直言“這并非兵部劃掉,是皇上親自劃去的。”李堅凝眸看向鐵鉉,又看向徐輝祖、楊士奇等人“駱冠英功勞不容忽視,他在水師中的地位僅次于張玉與朱能,更是帶領船隊,第一個抵達新大陸,燃起煙柱,引導水師匯合,立下巨大功勞,豈能沒有封賞”楊榮喝了一口茶,開口道“皇上必然知曉駱冠英的功勞,之所以劃掉其名字,恐怕是另有所用。”陳揮搖頭“哪怕是另有所用,也不能免了封賞。駱冠英之名,水師將士無人不知,若沒了他的封賞,朝廷很可能落下個賞罰不明、虧待功臣的惡名,天下人都在看著,豈能因另有所用而放棄封賞,我認為,封賞名錄上,必須有駱冠英的名字。”鐵鉉沒有反對“既是如此,那就先加上他的名字,若皇上再行劃去,我們再詢問緣由,定不能寒了人心。”李堅、陳揮連連點頭,皇上你不能因為是駱冠英他姐夫,你就胡來,當初朱文正守護洪都多大的功勞,老朱不給他封賞,結果呢,朱文正連造反的心思都有了,你要吸取教訓,不能重蹈覆轍。
武英殿。朱允炆嚴肅地看著駱冠英,問“你決定了”駱冠英重重跪下,叩頭道“臣愿用功勞,換叔叔脫離松山礦場,弟弟冠華從交趾調回句容。”朱允炆嘆了一口氣“你應該知道他們犯了法,若不是看在淑妃的面子上,他們被斬首都是輕的現在你愿意舍棄爵位,救駱華離開礦場,駱冠華回句容,朕若不準,怕是不近人情。只不過你可要想清楚了,舍棄爵位,你可能這輩子都難以封爵。”駱冠英坦然“若守著爵位,親人卻受盡磨難,怕也不會開心。與其要爵位,不如要親情,祖母若還在的話,一定也會支持冠英如此選擇。”朱允炆擺了擺手“先回去吧。”駱冠英行禮離開。
朱允炆看向黃淮,問“你認為如何”黃淮整理著一摞文書,回道“駱冠英在此番航行中立有大功,若不封賞,恐有損朝廷公正。不妨折中,給其爵位,不給爵位俸祿。”朱允炆呵呵笑了笑,點頭說“你是一個有才之人,待在武英殿有些浪費了,去吏部考功司吧,監察官員,勿要畏懼,勿要行私。”黃淮連忙跪下謝恩。
兩日后,朱允炆批準封賞文書,大封賞拉開大幕。鄭和封鄭國公,躍至人臣巔峰。
張玉封侯,追封忠武公,謚號忠顯。朱能封藍海侯,駱冠英封首登侯,沈偉封大肆封賞
轉眼之間,朝廷伯爵的數量已經超越了洪武時期,比開國時的伯爵還多戶部鼎力支持,一口氣拿出了四百萬錢鈔用于封賞,同時還搭配有各類物質獎勵,官邸、糧食、布匹、香料等等。
盛況轟動一時,官員賀喜者、羨慕者無數。朝廷對水師的大封賞,帶動了民間對大海的向往,一些百姓子弟也開始主動接觸航海知識,為了補充后備人才,水師都督府聯合國子監,打造了獨立于國子監之外的水師學院,專司航海教學。
在封賞之后,戶部、國子監農學院已經選擇了一批人,分為十組,各自從宮中帶出一批正在育苗的番薯,連車帶土一起拉走,前往皇家田莊、南直隸諸地、蘇杭、江西等地。
番薯種植時間相對而言并不挑剔,四月底五月初影響不大,允許先行種植。
朱允炆列出了農作物耕作表,并選派一批人帶土豆、玉米等前往山東、河南、北直隸等地,按照農時準備耕種。
為了確保耕種無誤,確保收成,朱允炆特意寫了耕作細則,并將一部分種子交給水師軍士家眷耕種,安排專人負責照理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