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綱跪了下來,恭送楊五山離開。
楊五山看著夜色,進入假山,然后消失在地道之中。
繁華的京師,黑暗里隱藏著無數的故事。
在清理了南直隸、江浙等地的陰兵、白蓮教徒之后,安全局突然偃旗息鼓,沒了任何動作。似乎隨著十月冬日的到來,一切都開始歸于寂靜。
龍江船廠、馬鞍船廠等正在加緊打造鐵船,蒸汽機捶打機的應用,讓鐵船制造變得更為便利,圍繞著蒸汽機的應用也變得豐富起來。
在工程機械院、匠學院、船廠等一干匠人的集思廣益下,利用蒸汽機打造了一款簡單的鏜床,不僅可以制造各種精密零件,還可以用于制作高質量氣缸,進一步賦予了蒸汽機更出色的動力,而這種動力又作用于鐵船制造領域。
鋼鐵供應的穩定與充分,匠人的成熟與工藝的完備,都讓鐵船制造的周期在縮短。大明水師開始逐漸進入鐵船“下餃子”時代。
與此同時,朱允炆開始召見兵部、水師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官員,商討東北、東海問題,征討日本國的計劃開始在高層中進行討論。
面對朱允炆鮮明的意圖,鐵鉉表達了顧慮與反對“日本國不過是彈丸之地,不取無害。若要進取,反而要冒險遠征,一旦水師折損在外,實在是不智。臣以為,此事不宜求速,當先行調查情報,不妨過一些年再說。”
鐵鉉知道朱允炆很難說服,他是一個做事目的性很強的君主,現在拋出來東海問題,其實已經是箭在弦上了,只是討論如何去做,而不是討論要不要去做。
但作為兵部尚書,鐵鉉也清楚戰爭不應輕啟,日本國不是安南國,足利義滿也不是安南胡氏,大明缺乏進取日本國的理由,繼續拿陽江船廠說事,實在難以說服天下。
況且看朱允炆的意思,他不是想要小打小鬧,揍一頓幕府水師,搶一堆東西就回來,而是想要進行一場滅國級的戰斗。
打安南,用了三十萬軍士,打日本國呢,需要多少兵力
此時的日本國,有多少人口,多少軍隊,大明所知并不多,據陳祖義海賊團中歸附人員講述,日本幕府控制下的人口數量不低于四百五十萬,軍隊數量總計有三十至五十萬,京都的主力在三至五萬之間,拱衛京都的兵有十二萬左右,地方各守護兵力也不在少數。
情報都沒摸清楚,就想著打日本國,是不是有些太過冒險
如果派遣的兵力太少,能不能實現戰略目標
如果派遣的兵力太多,如何保障后勤
大明與日本國之間隔著大海,依靠水師去補充物資后勤,很可能會因為海況、風暴等無法及時補充,一旦后勤跟不上,那前線軍士如何作戰
在鐵鉉看來,現在動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朱允炆并沒有因此斥責鐵鉉,確實,日本國不了解大明,大明也不了解此時的日本國,對其具體的兵力數量、軍事部署掌握有限,甚至連足利義滿手底下都有哪些能人,誰擅長進攻,誰擅長防守,誰擅長突擊都不清楚。
孫子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朱允炆說火器彈管夠,誰管對手是足利義滿還是足利義持
若是以壓倒性的火器開路,還需要如此謹小慎微,遵循傳統的作戰策略,那大明領先只是領先了個寂寞
李堅看出了朱允炆的決心不可動搖,站出來說“打日本國,無需動用京軍,聯東海水師、東南水師,合六萬水師將士,可以完全勝任”,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