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小松天皇聽聞足利義滿死了,松了一口氣。
沒錯,足利義滿統一南北朝,討伐土岐、大內等大名,讓足利幕府達到鼎盛,他的功業確實不容忽視。
但足利義滿將天皇作為傀儡,屢屢僭越,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現在,擺弄傀儡的人死了,傀儡終于有機會拿回自己的尊嚴與權勢了。
按理說,足利義滿死得有些蹊蹺,是應該好好調查一番,但后小松天皇不想調查,足利義持不想調查,大覺寺的后龜山也沒說話,只有足利義嗣想調查是沒用的。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足利義持、二條良基在足利義滿死的第二天,就將其尸體送到了等持寺,堆上木柴,一把火送走了。
雖然足利義持的速度很快,但還是給了足利義滿極大的尊重,京都附近的寺院長老都來了,大納言日野氏、管領斯波義將、關白二條良基等都在,有三千多人送行。
在足利義滿被燒成渣渣之后的第六天,舉行拾骨儀式。
所謂的拾骨,其實是學習中原文化,是一種二次葬的儀式,即將人埋在土里之后年,尸體腐爛只剩下骨頭的時候,然后挖出來,拂拭暴曬之后,由下而上,以趾、足、腿、股、脊、胸、手、頭的順序裝入金斗罌,由風水先生卜地擇時安葬。
也不知道是不是學習的時候沒學全,還是自作聰明變通了一番,幕府的拾骨儀式安排在了火化之后。
這都燒成渣渣灰了,也不知道能撿出個什么骨頭來,反正足利義滿沒留下什么骨頭,只好抓了一堆骨灰當禮儀。
禮儀不禮儀的都是個形式,真正為足利義滿流淚的并沒幾個。
在解決了骨灰的問題之后,斯波氏、細川氏、畠山氏、赤松失、山名氏等紛紛表明立場,旗幟鮮明地支持足利義持。
花之御所。
足利義持喜歡花之御所,不喜歡金碧輝煌的北山第。
隨著一干大名、公卿的支持,足利義持站穩了腳跟,為了維護“兄弟”情,足利義持并沒有直接對足利義嗣動手,而是將從二位權大納言的足利義嗣升任為正二位。
在大局已定之后,足利義持開始重新商討北征事宜。
世阿彌堅定支持北征,繼續足利義滿的遺志,打下朝鮮,吞掉大明,并舉出來一大堆以弱勝強,以小吃大的典故來提升說服力,其中大部分還是中原的唐以前的歷史典故。
對于這一點,世阿彌也有些無奈,沒辦法,小國寡民,實在是找不出來那么多案例
無論如何,不打不行,這是足利義滿的安排,你作為繼任者,首先應該貫徹老子的方針政策,再說了,打仗動員的命令都下達了,多少兵力開始集結,那么多人一雙大眼睛瞪著眼看著,你突然說不打了,這不是“烽火戲諸侯”第二版
這次忽悠了一群人,等大明軍隊真的殺過來之后,還指望他們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