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欣賞楊榮的大局觀與謀略,是一個智謀之人,做輔助是極好的。鐵鉉更適合作為一軍之主,團結所有力量,隨機應變,意志堅強,能抗壓。但未來的作戰,水師不需要這么多做主的人,需要的是能拿主意、謀略四方、大局決斷的人才。
楊榮領命,還是有些好奇地問“皇上,那朝鮮方面”
朱允炆平靜地說“安全局差點拆了朝鮮市舶司,抓了三個人,李芳遠哪怕是聾子也應該知道消息了。用不了多久,朝鮮使臣就會來京,等著看吧,若他們不解釋清楚,表現出謝罪誠意,那就把朝鮮國踢出藩國序列,過往條約一律作廢。”
楊榮笑了。
建文皇帝對日本使臣入京一事并沒有太過憤怒,因為這件事沒有改變大明對日本的計劃。如果真的被李芳遠攪黃了,那朝鮮就危險了。
安全局。
李一府、張英、姜楠三人被關在一個房間里,這三個人畢竟是奉命行事,在問出口供之后,薛夏、顧云等人也沒折磨他們。
劉長閣將一份文書交給薛夏,嚴肅地說“最近出現了一些異常,絕大部分人都沉寂下來,融入京師的生活之中。但這批人卻始終保持著緊密聯系,似乎在盤算著什么。”
薛夏翻看著文書,當看到一行字的時候,不由得緊張起來“這些人竟在窺視安全局總部,還曾跟蹤過我們的人”
劉長閣凝重地點頭“若不是皇上始終不下命令,我真想將他們全抓了問個清楚。龐煥認為,他們幾次出現在安全局附近,應該是在尋找白依依。”
薛夏知道白依依背叛楊五山與陰兵,導致其外圍勢力基本蕩除,恨之入骨是肯定的,但將目光投向安全局總部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一直如此被動不太合適吧”
薛夏有些擔憂。
劉長閣無奈地說“話雖如此,可我們確實沒有掌握更多的頭目消息,在京的這批人似乎完全分散為一個個小組,小組之內又沒有明確的頭目。我在想,我們是不是應該請求皇上批準一次行動,抓一批人問問。”
薛夏贊同“這種事,還是早點動手的好,明日我寫份文書送上去。”
劉長閣微微點頭。
安全局在忙碌,無數的百姓也在忙碌。
二月春暖花開,秦淮河游人如織。
唯有后湖十里長堤,并無游人。
一輛輛馬車載著貨物抵達長堤入口,經過三重勘驗之后,才準許通行。
鐘山之上。
一道身影隱在高處,手中拿著望遠鏡盯著后湖長堤,眉頭緊鎖。
警備果然森嚴。
想要進入二炮局內部,必須經過這些勘驗才可。
腰牌好搞定,可容貌勘驗這就麻煩了,要么易容,要么弄一張人皮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