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島。
楊榮審視著一封封情報,臉色凝重,駱冠英、沈偉、萬青林等人也有些著急起來。
趙世瑜盯著輿圖,嚴肅地說“五月十七日,朝鮮全羅道、慶尚道水軍基本全滅,主將不知所蹤。日本軍隊進展神速,僅僅用了五天時間,分別占領了全羅道順天、長興,慶尚道昌原、晉州、河東等重要城鎮,朝鮮軍隊一敗涂地,紛紛北撤”
“據目前掌握的消息,全羅道軍隊主要集結在全州,長城、潭陽三城,由樸礎、姜節、林和尚把守。慶尚道軍隊主要集結在大丘、慶州、星洲三城,由李叔藩、李棱等把守。畠山氏、赤松氏、仁木氏等十四萬大軍已進入全羅道,斯波氏、細川氏、山名氏等十六萬大軍全部進入慶尚道”
駱冠英看向輿圖,冷冷說“看來足利幕府這是打算打一場傾國之戰,要么勝,要么亡。不知道說他們破釜沉舟有勇氣好,還是說他們只顧身前不顧身后白癡好。”
沈偉正色說“三十萬大軍涌入全羅道、慶尚道,這群人還真敢亂來,他們就不怕后勤被切斷,全軍陷入絕境,真以為海峽暢通無阻了”
袁逸塵走向輿圖,指向全羅道與慶尚道南部“不管這群人亂不亂來,能夠在半個月內完全運輸三十萬大軍過海,他們的組織能力,拼死精神就不容小覷。從他們快攻快打的戰法來看,他們很可能是想集中優勢兵力,在最短時間內滅到朝鮮王國。”
趙世瑜贊同袁逸塵的分析,站起來說“我擔憂,一旦李叔藩、樸礎等人戰敗,全羅道、慶尚道會全部落入足利幕府軍隊手中。一旦沒了這兩道,忠清道指日可下。再打下去,就要深入到朝鮮腹地。”
咯嘣。
許壽文捏碎一枚核桃,吹了一口氣“全羅道、慶尚道、忠清道失守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若朝鮮國王李芳遠足夠清醒,他此時就應該收拾行李,搬家到鴨綠江邊請求明軍庇護,而不是繼續留守松京。”
楊榮眉頭一抬,一雙深邃的目光看向許壽文。
駱冠英、沈偉等人也有些驚訝。
許壽文是東海水師新銳,建文八年國子監結業,參與過多次南糧北運任務,因其曾巧妙避開過風暴,避免了船隊損失,為耿璇重視,經水師都督府批準,升任為東海水師千戶。
在大明與朝鮮達成開發濟州島港口協議之后,許壽文再次被提拔,成為指揮同知,帶兵營造港口與倉庫。
此人沒有實戰戰績。
楊榮深深看著許壽文,嘴角微動“如你之見,朝鮮王朝舉國之力都無法阻止日本軍隊入侵”
許壽文吃了一口核桃,自信地說“阻止問問全羅道、慶尚道的水軍,就知道朝鮮軍隊已經爛掉了。或許李芳遠的京軍能擋一擋足利幕府的軍隊,恐怕也阻擋不了太多時日。如果李芳遠膽量小一點,棄城而逃,到時別說阻擋”
駱冠英微微皺眉,此人倒有些本事。
沈偉、趙世瑜等人看著許壽文,含笑點頭,看得出來,在鄭和水師遠航的歲月里,水師沒少出人才。
楊榮提筆潤墨,沉聲說“將我們掌握的情報,速速送至京師吧。萬青林,此事尤為重要,你領蒸汽機鐵船,晝夜不停通報。”
萬青林答應“好”
駱冠英看向楊榮,憂慮地問“開戰的戰報早就送到京師了吧,為何皇上還沒有下達水師出征的旨意,可是朝廷中有人阻攔,要不尚書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