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浣衣局的地點,便選在了荒廢的教坊司內,人員是京師中的孤寡婦人。
明初戰爭死了很多士兵,出現了大量孤寡婦人,這些人中,有多數即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兒子,無依無靠,只能通過紡織縫補衣物勉強度日。
馬恩慧皇后以后宮名義,招納孤寡婦人輕役內宮,賞以月錢,即關懷了孤寡群體,又在民間贏得了聲望,就連一向挑刺的都察院,也上了幾封奏折,贊揚皇后母儀天下,關懷有方。
浣衣局就這樣以外包的形式,實質上裁撤了下去。
雖然沒有摘牌浣衣局,但如果走入浣衣局的話,則會發現絕大部分房間,已改造為織造工坊與倉庫。
因為浣衣局在皇宮之外,進出貨物也變得更為便利,節省了不少人力。
當下的醫用紗布織造,聯承乾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浣衣局與二王所產,已接近日六百匣,每日參與其中的宮女,超過一千六百人。
若不是民間商隊還有一些石油,凡士林怕都要斷絕。
加之商隊聽聞京師石油價高,有利可圖,便從其他府縣低價買入,運抵京師后轉手高價賣掉,這才保障了石油供應的穩定。
商人圖利,轉運貨物,其實是一種簡單的市場資源配置。
朱允炆并不需要征用民力、兵力,將邊關或山西等地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石油運輸過來,商人會幫助自己完成這一切,只不過需要支付一定銀錢罷了。
夜風微動,吹散了朱允炆的思緒。
朱允炆看向一旁的駱顏兒,輕聲說道:“其實,他們最應該感謝的是你,是你的那雙手觸動了朕,是你的智慧,給了他們機會。”
駱顏兒看著朱允炆,臉上的笑容,如春之花綻,從容且動人。
翌日。
馬恩慧用過早膳后,對雙喜問道:“昨兒皇上在哪個宮就寢的?”
雙喜苦澀地看著馬恩慧,道:“回皇后,皇上昨兒在謹身殿就寢。”
“謹身殿?”
馬恩慧皺了皺眉,終嘆了口氣,沒再說什么。
朱允炆看著蘇州知府姚善的奏疏,暗暗驚訝,沒想到在這大明,竟然還有敢為天下人先的人才。
北平布政使張昺解禁商人,朝臣反對,稍微透漏點風,說打算在北平府施行新商業之策,采取十五稅一的商稅,張昺都沒反對,商人自己都沒說什么,朝堂又開始躁動了。
朱允炆正愁不知道如何切入革新商稅,說服朝臣,現在好了,姚善這封奏疏,可謂是及時雨。
“召解縉、黃子澄、夏元吉。”
朱允炆欣喜不已。
對于姚善的奏疏,黃子澄、夏元吉已看過復本,也猜到了朱允炆會召,只不過沒想會如此之快。
朱允炆直截了當地問道:“蘇州府想要試行新商業之策,你們有何看法?”
黃子澄為戶部尚書,第一個回道:“皇上,新商業之策,改變了太祖時期三十稅一的低稅,會否過于損害商人所得利?若在蘇州府試行十五稅一,而蘇州府之外的松江府、嘉興府、湖州府、常州府等地皆是三十稅一,是否會讓蘇州府成為商稅高地,致使蘇州府商人奔離?”
朱允炆微微點頭,黃子澄在戶部確實工作盡心盡力,能提出這兩點,說明他對于商業問題,是下過功夫的。
商業運作,如無形之手,自有規律。
而朝廷管控,如有形之手,如果將這只手伸開,政策便是拇指,稅收便是食指。
商人跑還是留,就看拇指與食指,能不能捏得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