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二斤很是不舍。
在唐氏書坊中,這《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的售賣量可謂是極好的,每天皆可售賣二三十本,按一本三錢利來算,每日利便是七八兩銀子,一月少說也有二百兩收入。
若是少了這書,書坊利恐怕要少了許多。
但黃二斤只是伙計,做不了主,只好聽從唐潤的安排,準備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收至后院。
朱允炆皺了皺眉,對準備離開的黃二斤喊道:“把書放下,就在這里賣,朝廷既然沒有禁書,那便是允許買賣,誰再胡鬧,那就送他們去衙門里走一走!”
“好嘞。”
黃二斤笑著答應下來。
唐潤郁悶地看了一眼黃二斤,你倒是聽話,到底他是東家,還是我是東家?
“是你?”
唐潤看向朱允炆,頓時記了起來,連忙問道:“羅先生可還在京師?那書稿……”
(本章未完,請翻頁)
沒有留下羅貫中與其書稿,是唐潤的一大憾事。
朱允炆笑道:“《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書稿就不要想了,這《西廂記》繼續發賣吧,我保證,以后不會有人胡來。”
“保證?如何保證?”
唐潤有些苦澀,眼前的人似乎是朝廷官員。
不過朝廷官員又如何,總不可能安排個衙役,看誰鬧事便抓走吧。衙役站崗,也沒人敢來書坊買書啊。
朱允炆看向解縉,道:“這件事,交給你了。”
解縉有些錯愕,旋即坦然一笑,點頭道:“還請坊主為我準備筆墨。”
唐潤還沒安排,黃二斤便已將東西準備妥當。
解縉走至柜臺,拿起毛筆潤了墨,略一沉思,便寫道:“解縉購《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二十冊,贊之。”
寫完之后,解縉便伸手管朱植要錢,朱植直接將頭轉了過去,皇上買書我掏錢,那是我們一家子,你解縉買書,憑什么也管我要錢。
不給!
“給。”
朱允炆滿意地看著解縉的字,對朱植說道。
朱植無奈,心疼地拿出了二十兩銀子,暗暗發誓:
解縉在,不逛街。
唐潤震驚地看著紙上的字,又看向解縉,最終將目光停在了朱允炆身上。
解縉,名震天下的大才子,內閣大臣!
如果他是解縉,那他身邊的年輕人……
皇上?!
唐潤腿有些發軟,不知道該跪還是不該跪,半曲著腿,擦著冷汗。
朱允炆輕和地對唐潤說道:“只要不違朝廷禁令,只管營賣,我給你做主。只一點,不能逃稅、漏稅。”
“一定,一定。”
唐潤連忙回道。
“二斤,走了,記得多回家看看。”
朱允炆打了個招呼,便笑著離開了。
唐潤恭送走了朱允炆等人,看向黃二斤,不由說道:“你竟認識皇上?”
黃二斤咧嘴笑了笑,拿起解縉留下的字,道:“東家,我們把這字掛在書坊門口如何?”
一時之間,唐氏書坊人潮涌動,《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脫銷,一書難求。
解縉都說好,你說好不好?
解縉都買了二十本,你看我也是才子,應該買多少本?
隨著《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的暢銷,“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言語,成為了無數才子最風流倜儻的告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