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種模式在五大聯賽中是無法實現的,球迷不會接受,球隊老板也決不允許因為球隊重建,成績不足,導致連續幾年時間,難以賺取各種贏取比賽或是杯賽晉級的獎金以及更為重要的廣告費,甚至丟失大量球迷的情況出現。
正因為如此,溫格目前選擇的只能是逐步緩解和現有球員之間的關系,讓球隊盡可能多贏下一些比賽,哪怕場面上不好看,哪怕每次只贏一個球,哪怕失去阿森納長期以來的華麗配合的戰術風格,也完全可行。
畢竟只有贏得球多了,才有可能逐漸抹除掉所謂的“弱勢”,趕走籠罩在阿森納隊頭上的那層陰影,讓球員們的信心重新回來。
當然,這么做的同時,溫格也會逐步更替掉那些精神上已經很難恢復到積極心態的所謂核心們。
隨后讓他挑選的那些年輕人,一點點的代替球隊中最麻煩的那幾個球星,成為球隊的主力。
另外,除了內部挖潛之外,溫格也會找機會賣掉現有球員中的個別大佬,買回一些更具有求勝**和活力的年輕球星,讓他們給球隊帶來不一樣的變化。
這些計劃的執行關鍵在于兩個方向必須同時進行。
早先他不是沒有試過從青年隊選拔,可上來沒多久,就被那群老隊員同化得麻木了。
從其他球隊引進充滿活力的球員,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剛來得時候這些新球員會很積極和亢奮,但是踢上一些場次,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就喪失了活力。
如果單純從戰術角度上找原因,溫格絕不認為有太大的問題,他選才、買人,從來都是依照他心中的戰術來打算的,阿森納老板給予的轉會費一直都不多,他也沒有機會和其他豪門那樣,看到誰大牌就買誰,然后根據大牌的特點,來玩轉戰術。
溫格能做到的從來都是依照自己的戰術,去找合適的球員。
因此,要說這些球員因為適應不了他的戰術而打不好,溫格是不信的,唯一的解釋就是“勢”。
全隊都被那種弱勢給籠罩了,不是喊幾句話,罵幾句,鼓舞幾句就可以解決的。
而出現這種境況的原因,早先溫格下意識的都把問題推給那些比賽不夠積極,對他個人產生了對抗情緒,帶給球隊全體球員不良影響的那些老球員,甚至可以說是老球痞們。
直到和江鳴州聊過,休賽季又仔細思考過后,溫格才意識到那些原本很積極的家伙,變成了和他對抗,變得對球賽的輸贏毫無**的麻木之人,一切都源于他自己,源于自己的帶隊方式,源于他同球員相處的方式。
因為他的那一套,確實不適合現在的球員了。
教父式的帶隊,最終得到的只能是無盡的逆反,哪怕嘴上不說,內心也會生出不滿。
這種情緒滋生下去,開始或許不會太明顯,然而一旦時間久了,即便球員不喜歡和他接近,而只想在球場上努力,但情緒上長期對教練產生逆反,就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體能,影響到他們的技術動作,從而導致球隊越來越難贏下比賽。
正因為想明白了這些,溫格才決定從改變自己開始。
這么想著,溫格的目光又重新聚焦在了電視大屏幕上,認真分析著場內的比賽。
此刻的曼聯依舊和曼城玩著寸土必爭的游戲,溫格看了一會過后,忽然搖了搖頭。
他很奇怪,瓜迪奧拉為什么還在讓曼城球員和曼聯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