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使?我們還沒有軍力可用。”韋扶風婉轉探問。
“抵達川南就會有了,渝州和瀘州有團練兵,我們可以收取壯士建立牙軍。”楊輝回答道。
“團練是刺史統領的地方鄉勇,只怕收取不得。”韋扶風擔憂道。
“大人不必憂慮,有朝廷的圣旨,楊使君的威懾,渝州刺史不敢擁兵自重,只要拿下渝州兵力,就可以接管了其它三州。”萬隆自信說道。
韋扶風點頭,內心不以為然,渝州或許易得,戎州(宜賓)因為西川內戰,內戰的各方對于失去邊境的戎州,可能不會有什么軍事反應。
瀘州和昌州,東川節度使的所屬,瀕臨大江(長江)水道。
兩州毗鄰的榮州(自貢)和資州盛產井鹽,出產的鹽需要經過瀘州水道運出。
瀘州一旦易主,東川節度使顧彥朗豈能由之。
不要說什么圣旨歸屬,大唐朝廷在普通草民心中還算天家,但在割據的節度使眼中,只是可利用的大義。
觸犯了節度使的利益,圣旨就是一張廢紙。
“韋大人,這是你的節印和官服,可要收好。”楊輝微笑送上一個大包裹。
“謝監軍大人。”韋扶風伸手接過道謝。
“圣旨某收著。”楊輝又道。
韋扶風點頭,問道:“不知我們何時啟程?”
“楊使君給予我們二百精兵,明日接收,
(本章未完,請翻頁)
次日啟程。”楊輝回答。
韋扶風點頭,道:“諸位大人,若是無事,吾回去做些準備。”
“呵呵,韋大人應該自稱本軍,我們送大人。”楊輝微笑道。
韋扶風起禮道:“明日一早,吾來見監軍大人。”
“好,韋大人請。”楊輝微笑說道。
韋扶風點頭,拿著包袱離開了。
楊輝送到院中,吩咐道:“趙虎,去跟著,看他去了那里。”
一名軍將回應,出去了,楊輝等人回去廳中說話。
韋扶風離開驛館,立刻去往節度使府,抵達后,守門的甲士頭領,直接帶了韋扶風進去,一直抵達書房。
稟報后,節度使楊守亮竟然出迎,立身在門里微笑拱禮:“韋使君來了,請進。”
韋扶風忙起禮一拜,道:“大人在韋崢之上,韋崢拜見大人。”
“呵呵,進來吧。”楊守亮微笑道,回身走去,韋扶風邁步跟隨。
這一次,楊守亮依舊坐去了案后,韋扶風也坐上一只雕花大椅,兩名甲士守立,卻非以前的兩個。
“大人,吾見過了監軍大人和行軍司馬,這么的置立,吾不好回復家祖。”韋扶風直白說事。
“能夠如此,你之所獲不少,節度副使,判官,推官,押衙,都由你任用。”楊守亮說道。
“大人,家伯祖是為了誅殺王建,如今實權軍職盡被神策軍將出任,大人想一想,他們可會支持家祖誅殺王建?王建出身神策軍。”韋扶風擺事實的質問。
楊守亮默然,過了一會兒,說道:“這是中樞所定,本軍也是無奈。”
韋扶風道:“家伯祖愿意請求大人,主要是對付王建,這些神策軍將接管軍力,肯定不會帶兵去誅殺王建。吾認為,大人能夠做主的是借兵,請借二百精兵為家祖刀斧手。”
楊守亮默然不語,韋扶風又道:“聽監軍大人說,大人給予二百精兵,吾認為,二百精兵可以做為借兵,能夠帶去西川誅殺王建。”
楊守亮道:“你想獲得二百精兵的軍權。”
“是,家伯祖需要聽令行事的精兵,伺機誅殺王建,如果大人愿意借兵,請大人不可告訴借兵去做什么,誅王建之事,更不可告訴川南軍將。”韋扶風說道。
他已然清楚,先前見過的所謂川南軍將,與楊守亮沒有直接關系。
楊守亮想一下,點頭道:“本軍授權一百軍兵聽令于你,至渝州之后,跟隨你去往西川。”
韋扶風起禮道:“謝大人通融,還請大人配給精兵一些軍弩為用。”
“軍弩?嗯,本軍也是不多,只能給出五具。”楊守亮遲疑,略一思量答應了。
韋扶風起身禮道:“謝大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