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馮的外貌有了大變,身上穿著大紅官袍,內有細鱗護甲,頭戴亮銀盔,雖然是坐在輪車上,卻是頗具威儀。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老馮坐在輪車上,向韋扶風起禮拜見。
韋扶風擺手打發了老馮的親兵,坐在老馮對面,正容輕語:“老馮,我要離開瀘州。”
老馮一怔,眼神意外的看著韋扶風,低語:“公子什么意思?”
“我想帶走五千軍力去往戎州。”韋扶風說道。
老馮皺眉,隨即低語:“公子想去戎州,難道不想據有了瀘州為基業。”
韋扶風搖頭,道:“我想瀘州成為基業,但我不想失去了活路,我沒有信心抵御東川軍的進襲,所以我想走避去往西川。”
老馮默然,過了一會兒,韋扶風又道:“我知道你會有了失望,失望我的懦弱,但我的想法很簡單,能夠活著才是一切。”
老馮點頭,道:“某理解公子的心態,只是放棄瀘州,太過可惜。”
“我沒有徹底放棄,而是不想陷入了死地,我置立的白虎堂,都督府,轉運司和兵府,就算我不在,也能夠發揮互相制衡的運轉下去。”韋扶風輕語。
老馮點頭,道:“公子的分權置立,確實能夠互相制衡,不過公子若是久離,難免生變。”
韋扶風輕語:“那是以后的事情,當前能夠抵御東川軍的進襲才成,我來是想問你,你是愿意留下,還是隨我去西川。”
老馮看了韋扶風,道:“公子,某愿留下,身殘之人,寧愿輝煌一遭,雖死無憾。”
韋扶風點頭,不再多說別的,離開了白虎堂,親自去往巡視分田事務,兩萬多將士的軍田主要在瀘縣江陽一帶。
江陽多良田,分到田地的將士,幾乎都會抓起田土親嗅,只是人數太多,一天頂多千人得田,所以先可將官和火長分田。
江陽田地的大部分屬于高氏和趙氏,其中趙氏占據了七成。
午時,江北運來了兩家豪族的浮財,還有推官楊河錄名的家兵武者。
韋扶風下令,耗用銅錢浮財賞功兩萬將士和官吏,家兵武者直接成為都督府親衛,加入先得田的行列。
分田,賞功和任官,是韋扶風不顧內患的聚攏軍力手段。
如果顧慮的殺戮‘隱患’武者,或者分兵看押,后果都會造成軍力變弱。
韋扶風沒有去見家兵武者,智者不立危墻之側,接近那些家兵武者,被突襲的可能性很大。
都督府的親衛事實上是火長輪值,韋扶風要用那些武者成為火長,增強瀘州軍的戰斗力。
午后,韋扶風回到城中府宅,看到了江北運來的十一箱金銀財寶。
韋扶風心兒禁不住的砰動,篩選出一包最貴重的財寶,親自將一只金錠箱子沉入一口水井,令人將十只箱子送去轉運司入庫。
浮財之外,兩家豪族還積蓄了大量的糧食和井鹽。
韋扶風下令開倉施粥,賑濟瀘州的貧困和流民,又使人去往昌州傳令,命令刺史李嵩也賑濟流民,公布招安山匪的節度使承諾。
結果,兩日后一早,昌州的使者趕回告訴韋扶風,昌州刺史已然掛印離開,舉家去往了漢中方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