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聽韋扶風一說,昭宗有了明白,楊復恭請置川南節度使,目的與請置龍劍節度使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進一步奪控巴蜀。
只不過川南節度使在置立中,被興元府的叛將韋崢鬧了獨立。
昭宗雖然氣惱,但不會否認川南節度使韋崢的合法性,部將背叛自立的事情上演了很多,川南節度使既然尊崇朝廷,那就是好事。
昭宗壓仰一下暗惱,他對于川南之事只是問一問,并非在心的關注。
有句名言本末倒置,在昭宗心中,河東,淮南,兩浙,關內,成都沃土和中原地帶才是大唐之本。
不過昭宗對于西川戰爭甚為重視,轉言問道:“卿家對于西川戰事,真的知之不多?”
“臣確實知之不多,據臣聽說,王建驍勇善戰,在西川攻城掠地,獲得了大半州域的歸附,已然擁有五六萬軍力,臣的伯祖在西川,基本處于了弱勢。”韋扶風回答。
昭宗聽了意外,脫口道:“韋相是西川節度使。”
“但王建是永平軍節度使,副招討使,王建在山南西道之時,就能聚兵近萬的奪取閬州,讓山南西道節度使的楊守亮不敢出兵討伐,后來王建率軍進襲西川,身為西川節度使的陳敬暄擁兵數萬,依然落敗的困守成都。”韋扶風回答道。
昭宗皺眉,他置立永平軍節度使,用意是分割了西川,防止西川節度使坐大,他答應龍劍節度使的置立,一是對楊復恭懷柔,另一用意也是分割東川節度使的勢力。
“王建在西川當真強勢?”昭宗下意識問道。
“是,臣的伯祖未抵西川之前,王建已然戰敗陳敬暄。”韋扶風回答,試圖讓皇帝撤銷西川的討伐,但他不能多言惹疑。
昭宗若有所思一會兒,又看了韋扶風,道:“扶風軍押糧之事,朕準你直接運去石州。”
“臣領旨。”韋扶風起禮恭敬回應。
昭宗又道:“另外,扶風軍駐扎藍田縣不妥,你可愿駐扎長安城?”
韋扶風微怔,駐扎長安城,他當然不愿意受制,但皇帝問了就不容回拒。
心中急思一下,韋扶風恭敬道:“若陛下需要,扶風軍應該駐扎長安城,只是扶風軍駐扎城中,很可能引起其它軍力不悅,臣可否擇地駐扎?”
“哦,你想駐扎那里?”昭宗問道。
“臣自小讀書,仰慕先賢文采,曾經去往曲池見識進士及第的美景,不想曲池那里一片廢墟,池枯草野,臣深以為憾,若是陛下需要扶風軍駐扎長安城,臣請求在曲池和附近一坊駐扎,平日里讓屬下修繕曲池。”韋扶風
(本章未完,請翻頁)
回答道。
昭宗聽了意外,也被韋扶風的言語勾起了心頭的酸楚,曲池景觀曾經是大唐盛世的寫照,曲池的廢墟,影射了大唐的衰敗。
“好,扶風軍就駐扎在曲池那里,你代朕修繕了曲池。”昭宗溫和道,對韋扶風的印象傾向了良好,只有知禮的讀書人,才會感傷曲池的衰敗。
韋扶風起身恭敬領命,繼而又道:“陛下,臣駐扎青龍坊可好,青龍坊內有通向曲池的河渠,便于疏通。”
“可,不過國事為重,你莫誤了押糧。”昭宗囑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