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五伯父仰視著城樓巍峨的城池,這是一座不遜于延岑城的堅固高城,上部加筑了青磚女墻,絕對的易守難攻。
房陵縣城只有了兩千兵力,有七千兵力去往金州進襲,面對即將到來的一萬大軍,房州刺史抉擇辭官,主因或許是自覺軍心不可用。
大軍入城,接管城防,五伯父忙碌的收編守軍。
次日,五伯父命令混搭收編的兩千軍力,去往均州鄖縣駐扎。
鄖縣的川南軍力轉去鎮守延岑城,三千多兵力鎮守延岑城,才有把握抵御可能來襲的忠義軍。
五伯父不能在房陵縣久留,兩千軍力離開半日,他也帶著金城軍兩千精銳,混編的六千軍力,開拔離開了房陵縣城,留下兩千混編軍力鎮守房陵縣城。
五伯父回歸金州行軍中,使出兩個快馬信使,一個去往金州告知房州已然拿下。
一個去往商州洛南縣,他的八弟韋康在洛南縣衙做胥吏,使人告知速來房州接任刺史。
然而,五伯父轉戰房州的期間,圍困金州的楊守亮軍撤退走了。
斥候的回報,讓還想著劫糧的五伯父很是意外,心頭悵然若失,引以為憾。
楊守亮為什么退軍?因為金城軍的一個異心者,在五伯父轉戰途中逃離,泄露了軍秘。
金城軍存在很多異心者,但在均州奪取延岑城,漢江畔大敗敵軍之后,很多異心者初衷動搖,明白了金州并非一定戰敗。
奪取均州之后,再次回去金州埋伏漢陰一帶,更明確金州一方事實上運籌帷幄。
不久又被告知,人人有份的得到均州田地犒賞,使得軍心更愿意追隨五伯父。
但是,難免存在頑固的異心者,告密之人是郡公府家兵,一心想為舊主報仇,只是身在底層難以及時獲得軍情。
伏兵漢陰之后,告密之人知道了軍情重大,乘著豐利縣合兵混亂之時溜了。
......
楊守亮得知真正的金城軍在外,還曾經在漢陰一帶埋伏,驚心不已,與親信屬下一商議,有的主張分軍去奪均州和房州。
但遭到了楊守亮否定,漢中進襲金州可行,因為距離不遠,若是分軍遠征均州,不易及時回師漢中。
而且均州隸屬忠義軍治下,北邊的商州還有韓建虎視,一旦分軍遠襲,戰線拉長,很容易陷入被大軍橫插突襲的后果。
另外分軍進襲均州,一樣面臨攻城之戰,跑來告密的家兵,說明了均州的易主過程,楊守亮軍沒有趁虛而入的機會。
有人建議分軍兩萬追擊金城軍,另一人反駁,金城軍能夠靈活退走,可以退去京兆府地界,追兵若是進襲京兆府,后果事與愿違。
最后,有一個將官建議退兵,理由是不能再耗下去了,如此大雨連綿的天氣,很多將士得了病,軍心越來越低迷。
楊守亮得了臺階,下令撤軍回了漢中修整。
雖然虎頭蛇尾的無功而返,楊守亮并不沮喪,只是可惜了潛伏的四千軍力和李子奇,李子奇是他的行軍司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