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魯雄率領兩萬人馬出五關,一路西行。有探馬報道:“張將軍已然陣亡,請老將軍定奪。”魯雄聞報大驚道:“張桂芳剛死,敵軍氣勢正盛,我師不宜前行,先安營扎寨。”
遂即問左右道:“前面乃什么所在?”探馬回報道:“乃是岐山。”魯雄傳令道:“挑選茂林深處,安營扎寨。”命軍政司修告急文書回報聞太師,靜等聞太師的軍令不表。
這一日,姜子牙升坐銀安殿,有報馬報入相府:“成湯派遣右將軍魯雄,費仲、尤渾二人為參軍,前來協助張桂芳,人馬已到岐山腳下,安下營寨。”
姜子牙下令道:“命南宮適、武吉兩位將軍,點一萬人馬,在岐山下安營,將來路阻塞,不可放他一人一馬過來。”
二將領命,點人馬出城。行軍七十里,遠遠望見岐山之上,一枝人馬,全是成湯的號色。南宮適下令在要塞之處安下營寨。此時天氣酷熱,三軍難耐,南宮適對武吉道:“丞相令我二人出城,不在山中陰涼之處安營,卻要在要塞之處攔阻,可難為這三軍將士,一無樹蔭遮蔽,二無山泉解渴,只怕三軍心有怨言。”
次日天明,辛甲來到營中,傳達丞相將令道:“丞相命你們把人馬調往岐山,在山頂之上安營。”南宮適與武吉聞言,心中甚是不解,言道:“天氣如此燥熱,將人馬帶上山頂,不需與敵人交戰,最多三日工夫,就會被烈日熱死!”辛甲勸道:“軍令不可違,二位盡快行事。”
二將聞言只得領兵上山,三軍將士燥熱難當,又要下山取水造飯,甚為不便,軍士無不暗自埋怨。
且說魯雄將兵馬屯在茂林深處,見岐山軍馬在山頂安營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笑道:“此時酷熱難耐,敵軍卻在在山頂安營,不過三日,不戰自死!”魯雄只等聞仲發來救兵,也無心交戰。
次日,姜子牙領三千人馬出城,往岐山而來。南宮適、武吉下山迎接,人馬合兵一處,怎見得好熱,有詩為證:
太陽真火煉塵埃,烈石煎湖實可哀。綠柳青松摧艷色,飛禽走獸盡罹災。涼亭上面如煙燎,水閣之中似火來。萬里乾坤只一照,行商旅客苦相挨。
話說姜子牙坐在大帳之中,對武吉言道:“在僻靜之處,搭筑一座三尺高的法臺!”武吉領命下去準備。少時辛免押送許多輜重上山,軍卒們都以為是避暑之物,不無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