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年輕人業余時間只有看書,除非還沒結婚有對象的,還可以培養感情去壓壓馬路什么的,可壓馬路也沒法天天去不是
于是,有人在書中學了些理論后,開始動手搞各種自己感興趣的小東西。
2186廠生產火箭炮,各個車間都熟悉火箭炮,然后有些年輕人湊在一起,各自負責某些領域,想要開發屬于他們自己的火箭炮
只不過,沒人重視。
沒有資金跟政策支持,所有的,也就只能畫圖,加工個理論模型。
“就這么辦吧這幾天讓機關技術部門,根據你們任務需求出考試題目。專業方面的把握,機關技術部門了解得詳細寫。明天基地發文件,下發到每個生產車間。”杜峰也就不再廢話了。
劉躍提的方案,即使不行,也不得不這樣做了。
項目擺在那里呢。
杜峰這也是見林奇陽跟蔣致和等人都不反對,才表態的。
是否能補足人員缺口,他心中沒底。
“你需要的人主要側重哪些方面”趙國云開口問劉躍。
他在琢磨,基地里還有哪些人可以調動。
“火箭炮跟導彈相關的所有領域,除了基礎材料等研究我們現在技術力量跟不上,即使等第一屆參加高考的大學生畢業分配,我們也要不到幾個人。對這些人,所有單位都虎視眈眈的”
一說到這個,劉躍就很頭痛。
恢復高考后的老三屆,那都是牛人輩出。
之前的工農兵學員,大多數底子差,接收過來也很難滿足設計各種火箭炮跟導彈的需求。
鄭建國等人在一邊也不吭聲,只是滿臉擔憂地看著劉躍跟機關領導。
“基地的青工學習氛圍確實很濃,廠里也有各種相關專業基礎書籍供他們學習,可他們沒經過系統的理論學習,設計起來”許明輝很擔憂。
“許總,這擔心是多余的。我們需要的是他們細化設計,搞基礎科研,專業性雖然高,能通過考核的,都能勝任。”
劉躍倒不擔心以這種方式選拔的技術人員根本無法完成任務。
反正總體設計不需要他們,基礎技術開發也不需要他們,他們需要的就是完成細節設計工作。
“現在關鍵是項目怎么辦繼續這樣,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許明輝提醒劉躍。“咱們不可能一直停下來,部隊在等著,招聘的技術人員也需要磨合”
事情到了這種程度,誰都不愿意看到。
劉躍知道現在的情況,急也沒辦法,人手不夠。
“先讓2109的人繼續干著,盡快補充人手。”林奇陽等人丟下這樣一句話就離開了。
2109廠為了配合2186,出臺同樣的政策,那邊同樣在鬧騰。
只不過,他們廠接班的年輕技術員沒2186這么多。
“這事得跟2109那邊好好商量下了。”鄭建國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