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國土面積很大。
如果論需求,需要的數量是很大的。
現在國家已經轉移工作重心,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所有的工作都是以發展經濟基礎為前提,大東風這種成本高,用來嚇唬人,實際上基本上用不到的東西,在國家沒錢的情況下,自然不可能多生產幾發。
全國航天系統,極其龐大,幾十萬干部職工,只靠生產幾枚大東風跟運載火箭,開發幾顆衛星,生存下去都不是容易的事。
隨著生產計劃大量取消,給經濟建設讓路,全國軍工系統日子都不好過。
“整合雙方技術人員,再招聘部分進來,確實是不錯的方案。劉躍的方案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通過各種小項目讓技術人員更熟悉設計流程,掌握更豐富的專業知識,可以向總部技術研究單位經驗豐富的設計人員,建立一個立完善的培訓體系”
李興農對劉躍的目的,了解得更清楚。
劉躍想要的不僅是整合雙方的技術力量,從目前快速拿出這么多項目,就能看出這年輕人的野心不小。
要是搞出一個人才分級培訓體系,以后在發展過程中,人員匱乏的問題就能得到有效解決。
先搞小型火箭炮跟導彈項目,確實可以培養技術人員。
有潛力納入總部機關研究單位,負責技術要求更高的大型項目開發。
通過這樣的方案,逐步形成一個專業人才的完善培養體系,解決基地目前最嚴重的人才缺口。
“按劉躍的方案,生產車間的一線技術人員是最基礎的。在生產過程負責各方面技術,對整個產品了解得更清楚,熟悉產品,進入設計領域,就有了不錯的基礎,在新項目設計過程中不僅可以很快入手,也可以積累更多經驗”
整個總部機關的領導,對劉躍提出的方案,幾乎都是支持跟贊同。
沒有任何人覺得這方案不好。
“這方案,應該更完善一些。”葉劍鋒直接提出了完善這個方案,“到時候直接讓劉躍負責”
“直接讓他負責,可能不太好,上面調個人去吧,讓劉躍先負責具體工作。”林奇陽直接阻止了這方案。
劉躍負責,問題不大。
可他在基地待的時間不長,要是到時候又出現在的事情,還是個麻煩事兒。
于是,總部機關領導們開始討論如何完善方案。
很快,002基地總部機關技術力量培訓體系的初步方案就有了雛形。
甚至,這些領導們開始認為,以后所有進入基地的人員,都得先進入一線生產車間,了解各種產品特性,熟悉生產流程,通過考核后,才能逐步進入設計領域。
而且還不是如同原來那樣直接參與大型項目的設計,先參與劉躍所負責的那些小型項目設計,根據平時工作表現,專業水平等考核,再進入基地的大型運載火箭跟遠程導彈設計領域
“現在就看2186跟2109雙方領導層是否同意,強行下命令要求他們,搞不好那些技術人員會搞出更大的事,現在那批人還沒處理呢。”林奇陽很擔心這事。
現在處理兩個廠罷工的人,也必須拿出態度。
“破壞國防建設的罪名,太嚴重了,不太合適。距離退休時間不遠的,直接讓他們辦理退休吧,剩下的,調到其他廠”杜峰嘆了口氣,“我再去跟劉躍談談,看看他的意見。”
要是劉躍堅持,他們還真沒辦法。
退休一批,另外的一批安排到別的廠里,熬到退休,這是對他們建設基地的補償。
“對了,到時候鄭建國跟李宏兩人肯定又要爭奪管理權,直接讓研究單位歸總部機關管吧。”李興農的話,讓其他領導都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