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密集的槍聲響起,那條鯊魚身上騰起一股股血霧,順勢又向前沖了一段,在離最后一個學生還有不到一米的時候終于翻了肚皮。
所有人都回到了“石頭蟹號”,一群人或坐或躺,在地上不停地喘息著,這次驚嚇著實不輕。
左鵬飛用繩子將那條鯊魚拖了回來,剖開肚腹,將死去學生零碎的尸體掏了出來。一群學生或是掩面啜泣或是嚎啕大哭,誰也沒辦法動手整理這位同伴的遺容。
江明宇嘆道:“說不得,還是我來把他縫好吧。接下來所有人都不許出去了,這條鯊魚是鼠鯊科的‘刺甲鯊’,在白堊紀能夠長到7米,與大白鯊的尺寸相當,是當時地球上最大的鯊魚之一。雖然在這里它們的體型長不了那么大,但是依舊對我們有很大威脅。接下來我們就老老實實地等凌浩和教授他們回來,然后趕緊離開這個鬼地方。”
此刻凌浩他們已經上升到了250米左右,這個水層明顯生物多了很多,不時有劍射魚追逐著成群的不知名魚類自“皮皮蝦號”旁一閃而過。
萊文斯教授舉著攝像機一邊拍攝一邊說道:“這里雖然所有大型掠食性魚類都是白堊紀的品種,但許多小型魚類卻是現代的品種,可見這里的生態系統并非與外界完全隔絕,這個生態系統固然與現代截然不同,但與白堊紀時的,也并不一樣了。感覺就像一個‘關公戰秦瓊’的時空混亂世界。”
楊雪婷“噗嗤”一笑道:“沒想到您老人家對華夏文化還很精通,這么生僻的比喻都知道。”
教授似是已經被雪婷懟得麻木了,并沒有搭她的話,而是突然指著不遠處的巖壁叫道:“你們看那里,有好幾個大大小小的洞口,之前我們正是從那里進來的,沒想到那邊還有一個如此大的洞口,直徑怕是都夠我們的潛艇進出了,一定是通向我們還沒有探索過的某個溶洞的。”
凌浩調整了一下探照燈,仔細地看了看那個最大的洞口,果然是勉強夠“皮皮蝦號”進出的了,早知如此,從這里進出,絕對強過從洞底進來,也能省下不少減壓的時間。那顆“漂雷”怕就是從這里鬼使神差地漂進來的吧。
潛艇還在上浮,石壁上的發光物質也越來越多,映得水中藍幽幽的,能見度也是越來越高了。
艾德琳在一旁用手捏著一團發著藍光的黏膩物質,正是剛才從石壁上取下的一部分樣本。她將這團像膠水一般的東西送到鼻子前聞了聞,然后說道:“有這種發光物質在,這里就不是一片漆黑,怪不得這里的生物沒有像其他洞穴生物那樣,全身發白、視覺退化。這不是藻類,絕對是一種礦物質,味道聞起來有些刺鼻,類似于硫酸鹽類的礦物,不過這個性狀的我卻是從未見過,從味道上講,我估計這東西還是一種可燃物,不能接近明火。”
凌浩則是鄭重地說道:“既然如此,你還是把這種危險的東西泡回到水里去吧,誰知道它與什么氣體接觸會產生什么反應,要打開研究,等我們離開之后,隨便你怎么弄都行。”凌浩也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可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覺得科學是如此地危險。
水深已經不足一百米了,這里是一個生物的天堂,凌浩從沒有見過哪個自然水域的生物會如此密集,除了常見的劍射魚、矛齒魚、弓鮫、桿菊石之外,還有許多不知名的遠古魚類以及一些水母類的動物。不遠處就有一個大小如同是空調外機一般的巨大水母在緩緩游動著,觸手上掛著一串串它捕獲的魚,甚至一米多長的劍射魚都有,看上去著實有些瘆人。
機械臂揮舞著抄網不停地撈著,與其說是在采集生物樣本,倒不如說更像是小孩子在公園的水塘里捉小動物。
教授好幾次向凌浩申請出艙,后者看著到處游弋的劍射魚和弓鮫,果斷而又堅決地拒絕了他的要求,直到“皮皮蝦號”一陣猛烈抖動,楊雪婷無奈地道:“壞了,螺旋槳被什么東西纏住了。”
凌浩苦笑:“看來不出艙不行了,田勇,咱倆出去看看。”說著,他檢查了一下身上的裝備,將氣瓶背好,緊了緊綁在腿上的“龍弧”寶刀,然后戴上面罩,背起aps便帶田勇出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