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葉下班,經過保安處,一保安喊住她問:“請問,你是陳若葉嗎?”
公司進進出出這么多人,保安根本認不全。
每見到他們,若葉也只是點頭招呼一聲,互相并不知道姓名。
“這輛車,是你的吧?”他指著保安室邊的一輛自行車問。
“哦,是的。”那不是她丟在鳴鳳山,被閔書俊撿回的自行車嗎?怎么在這里?
“半個多小時前,一個美女放在這里的的。”保安打量著車說,“你這車,得值點錢哦?”
“一輛舊車了,還值啥錢?”若葉心想:一個美女?是誰?跟他什么關系?
捏捏嶄新的輪胎,保安問:“輪胎是進口的吧?”
仔細一看,鏈條修好了,車胎、坐墊、扶手都換成新的了。整輛車,煥然一新。
“我對他,明明很不禮貌。他為何還對我這么好?”回想他跟鄭總的談話,她預感到,他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出于禮貌,若葉給書俊發了條信息,說了些感謝的話,還問他修車費是多少。她打算付給他——這個,她不愿欠。
可,等了很久,他一直沒回信息。
推著車,若葉沿著濱江路騎了一圈,天快黑了。
梳理了一遍近來發生的事——小姑們被抓,官司無法進行。她去法院申請了延期。
到目前為止,若葉還沒見過御匾。自她出生起,御匾似乎都只是一個傳說,別說她,連小姑她們都沒見過。
甚至有人懷疑,陳家根本沒有御匾。
可,爺爺在遺書上說,御匾只能繼承,不能買賣。說明爺爺是見過御匾的。
很早以前,若葉就猜想,御匾可能藏在陳家大院的哪個密室或暗道里。
據說,陳家大院有很多暗道和密室。當年,日本鬼子打來,陳家幾百號人,全躲進密室,才幸免于難。
不過,這些都是傳說,沒有文史記載,是真是假,誰也不清楚。
如今,幸福村要開發了,開發商想把御匾和陳家大院,作為古董、文物來展出,以吸引游客。
這不,開發的事還沒著落,在外面打工的姑姑們,不辭萬里,趕回爭遺產來了!
幸福村人傳言,陳家的御匾,是康熙年間,康熙御賜的。御匾上的字,是康熙御筆書寫的。
爺爺在時,有好幾批自稱專家的人,來找過他,愿意出高價購買御匾。爺爺都一一婉拒了。
后來,若葉上學了,奶奶常常為籌備她的學費東奔西走,有人勸奶奶把御匾賣了,供若葉讀書。奶奶只是一笑置之。
自奶奶去世,隔壁曾奶奶也去世后,陳家大院就空了。
那些密室和暗道,到底在哪里呢?御匾又在哪里呢?有個暗道,在奶奶床下,大概是祖先藏酒的地方。
每年,奶奶總把晾干的稻谷,“藏”兩筐在暗道里。到第二年稻子熟了,才翻出來吃。
打小,若葉就很好奇,想下去看。奶奶不讓,用蛇、老鼠、鬼等可怕的詞嚇唬她。
若葉撬開地磚,地上露出一塊木板,木板上了鎖。
鑰匙在哪里呢?
若葉尋了半天,在奶奶的針線篼里找到一大串,一把一把地試,都沒有符合的。
估計鑰匙孔久了沒用,生銹了。滴了幾滴油,試了試,竟打開了。
為安全起見,她帶了一把錘子,一柄小刀,一瓶空氣清新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