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在內宮橫著走的安樂公主,在太平的面前都忍不住要冒酸泡泡。
一個里坊裝得下這天上地下,大唐境內,三十年間,唯有一個的第一公主嗎?
這話不是李俊說的,是編寫舊唐書的那位兄弟寫的,是否吹捧太過,李俊今天就能見識到了。
當李俊從馬車上滾下來的時候,他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座恢弘氣派,面積廣大的宅院。
李俊不禁感嘆:我的媽,老子真想跟她換!
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形態各異卻又透著和諧。
姿態嶙峋奇詭的山石,穿過恰到好處點綴在那里的小溪,讓景色更加宜人。不知是從何處尋來,也不知浪費了多少人力。
這個太平,也太能享受了!
自己的前身李重俊是一個粗獷漢子,審美也是粗獷型的,蓋房子要最結實的,種樹要冬天不掉葉子的,太子東宮彌漫著一股后現代工業主義的色彩。
再看看太平公主住的地方,這個生活條件,多么宜居,多么令人心曠神怡。
他正在感嘆,太平宅邸的高顏值,高性價比。
公主本尊就來了。
一陣香風浮動,在一群貴婦人的簇擁下,占據絕對C位的太平公主朝向他款款而來。
對于這位姑母的容貌,李俊還是有些印象的,只不過,他這個現代穿越者,受《大明宮詞》影響太深。
總覺得太平不應該是這樣似的。應該是陳紅那樣似的。
真實的太平生的倒有些像楊玉環,是個豐腴美人,就連她身邊的貴婦,也基本都是豐滿型。
太平公主一見了他,也不知是吃了哪家的興奮劑,笑的花枝亂顫。
在她身后,幾個青年才俊,已經到場。
太平雖然不常上朝,但她耳聰目明,朝廷上發生的事情,沒有她不知道的。
這不,剛剛升任太子賓友的姚逵,也被她給請來了。
李俊和姚逵是老相識了,太鐵了,倆人一對眼神,就站到了一塊。
不過……
這次引起李俊注意的,卻不是姚逵,也不是趕來赴宴的武家軍。
而是老老實實站在太平公主身邊的一個英俊的中年人。
李俊迅速搜尋記憶庫,馬上就對上了號。
崔湜!
這位溫潤儒雅的大叔,就是大唐宰相,崔仁師之孫,崔湜。
一想起他來,李俊就恨得牙根癢癢。
老子平生最恨兩面派!
這個崔湜就是個活生生的兩面派,還是BIG號的!
也是張柬之、桓彥范這些老臣對宮斗沒經驗,只知道一個勁的往上沖。
打眼一看,這崔湜那也是官宦世家出身,老家更是門閥大族,博陵崔氏。
再看他的個人素養,進士及第,生的儀表堂堂,說是個人才是一點不為過。
按照真實的歷史軌跡,桓彥范他們在拉人頭的時候,還認為崔湜是個可以發展的對象。
積極與他接觸,把許多機密都告訴了他,原以為他能一心一意跟著他們成就大業。
沒想到,人家崔湜志不在此,一邊在老臣這邊虛與委蛇,轉過頭來就投奔了武三思。
據歷史記載,在武三思垮臺之后,崔湜又投靠了太平公主。
這樣看來,現在他就已經在太平這里投資了。
這個兩面派,倒挺會多線發展,放長線,釣大魚。
李俊從崔湜身邊經過,賞了他一個大白眼,一句話都沒說,就和那些青年子弟站到一起去了。
崔湜心中納悶:老子在這里低眉順眼的,沒招誰沒惹誰,怎么就被白眼伺候了。
難道是太子殿下嫌我老?
崔湜摸了摸自己的漂亮臉蛋,確定是太子眼瞎,自己還是美男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