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眼珠一轉,意識到火候差不多了。
“聽說了嗎,新羅使團兩天后就要進宮門面圣了。”
“新羅使團,殿下前些日子不是已經見過他們了嗎?”
“以往還小瞧他們了,沒想到還有些手段。竟然還真的趕在元正之前得到陛下的接見。”
這一點確實出乎李俊的意料。
之前使團長還深情款款的說,住半年都沒問題,現在可倒好,這句話說完還沒過十天,這就見上了。
也不知是找了什么門路,居然這么快就排定了日期。
“難道殿下不知道這件事?”
“什么事?”
李俊的心砰砰直跳,有些緊張。
“新羅國主反正,使團人員要趕回去,于是只能把日期提前。”
“原來如此,怪不得就連鴻臚寺也同意了。”
他嘴里這樣應承,心里卻是另一番想法。
所謂反正,也是半島上的奇景了。
他們那里的大王,管理的地方不大,可對那大位的覬覦卻一點也不少。那些所謂貴族,今天把這個大王轟下臺,明天把那個大王扶上去,折騰來,折騰去。
這樣的鬧劇,有的時候,一年能上演好幾次。
小日歷上記載的都是大王們上上下的日期。
雖說這種事情,在那個地方是家常便飯,但按照規矩來講,確實是一件大事。
況且,現在新羅國和大唐關系融洽,及時接見使團,讓他們回國確實是應當的。
“現在我也有些后悔,當初應該多學幾門語言,這樣也可以多和這些使團交流。”
他做痛心疾首狀,下垂的嘴角,遺憾的眼神,還真是十分逼真,至少把對面的姚逵,騙的是一愣一愣的。
“殿下身負重任,日理萬機,溝通之事,就讓底下的人去做即可。”
“其實,我知道,駱繹的大食語言就很好,奈何,他現在的身份還比較敏感,無法在外應酬接對。”
一提起這件事,姚逵立刻就樂了。
殿下竟然還為了這樣的事情犯愁,真是罕見。
“殿下,修文館里有許多學士都精通多國語言,殿下若有需要,只要找幾個過來就行。”
“他們都是青年才俊,學問人品都是沒的說。”
對對,他說的沒錯,李俊也知道,朝廷的人才儲備非常豐富,只是,他這里的這件事,不能找公家的人啊。
這才是他最犯愁的,他這幾天一直在回憶,企圖從前太子的回憶之中,尋到一些有用的線索。
奈何,折騰了好幾天,最后只能確定,前太子真的不會別國語言。
“除了修文館的人,還有什么別的人可以用嗎?”
“我這里有大食國的密信,找修文館里的人,不方便。”
姚逵瞪大雙眼,總算明白了李俊的意思。
殿下很信任他,姚逵立刻做出判斷。
大食國阿汗這件事,姚逵在戰場上就知曉,但如果李俊不主動說出來,姚逵也絕對不會再過問。
他現在能這樣坦誠,正是相信姚逵的意思。
從姚逵欣喜的眼神,李俊也能看出,他聽懂自己的意思了。
“這樣的人,就近在眼前啊!”
姚逵大笑著,又給兩人滿了一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