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呢?
他們只能得出兩個猜測,駱繹的情報有誤,指示的地點不對,或是仳離根本就沒死,已經逃走。
他們將情況原原本本的呈報給李俊,他可沒有那么樂觀,一聽匯報,立刻就斷定,仳離是逃走了。
嘖嘖,果然,波折是時刻存在的,一帆風順根本就是幻想。
仳離沒死,城里的守衛自然不能放松,他只得命令城門守衛加強警戒,就怕為時已晚,仳離已經重新混入了城中。
李俊坦蕩的來到太極宮,從群臣的簇擁之中走過,昨晚姚紹之是秘密入宮,且有李顯的詔令,這件事完全被封鎖在內宮之中,外臣不得而知。
看他們臉上輕松的表情,也可以知道,這些人對朝堂上空密布的烏云,還沒有切身感受。
沒關系,待會李俊會親自揭開這層黑云的。
皇帝李顯,正在進行年后的第一次大朝會,朝堂之上,各色官服的官員齊聚。
人們并不知道,今日西內太極宮,又將見證一場博弈。
實則,李顯將聽政之地選在此處,也是有他的特殊用意的。
自登基以來,李顯基本都在東內大明宮理政,但太極宮的地位,仍然擺在那里。
今天這樣歷史性的事件,不能沒有它的見證。
究竟誰是忠,誰是奸,誰代表正義,誰代表邪惡,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
今天李顯的臉色尤其的難看,眾人并不知道,昨晚的他,經歷了一次嚴重的頭風病發作,若不是想親眼看看太子,根本不會硬撐著起來早朝。
臺階下的李俊,仰頭看著父親,不卑不亢,他料定,既然昨晚李顯沒有發難,今天也不會當眾懲治他,到底也還是個太子,要懲治也要有真憑實據才行。
李顯在等待洛陽的結果。
眾臣小聲議論,李顯并沒有馬上說出他的標準用語,他似乎在凝視著太子。
父子倆是鬧矛盾了嗎?
聽說,前些日子二人的關系還非常親厚,完全沒有爭執的跡象,眾臣不敢多說話,誰也不想當這個沖頭鳥。
李俊端看著時機,今日武三思和武延秀都來了,想必是想等著看他的笑話的。
他會成全他們的。
等了片刻,沒人上書,李顯陰沉著一張臉,憋著勁想讓太子給他一個交代。
他幾次喉頭轉動,想說話,卻還是抑制住了,他要等待證據確鑿,再行發作。
李俊對他的心情揣摩的很到位,沒等他發話,就站上前來,遞上了奏疏。
孫福祿下來接奏疏的時候,簡直一臉懵。
殿下真是膽大,他自己滿身的污點還沒洗清,還想參劾別人,這能成嗎?
好奇的不只是孫福祿,座上的李顯,展開奏疏也愣了,眼珠子瞪得銅鈴大。
“太子,你這是……”
“啟稟陛下,兒臣要參劾光祿卿宋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