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微臣認為,理不辨不明,事不查不清,既然姚卿一直宣稱桓國公納妓為妾,微臣認為,我們只要派人去到桓國公府上去搜查,一看便知真相。”
李顯頷首,爭吵了半天,唯有這句話,說的還在點子上。
“姚卿此言有理。”
“延秀,你究竟有沒有納妓為妾,朝堂之上,必須說實話。”
“回稟陛下,臣當真沒有這樣做。”
“恩,那就好,既是如此,不如打開大門,讓大理寺的人去查一查。”
“萬萬不可!”
武延秀斷然拒絕,一旁的武三思馬上意識到了危險。
武延秀這人,他太了解了,最擅長虛張聲勢,可如若他拒絕,這只能說明,他確實是做了這樣見不得人的齷齪事。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他在心中暗罵,一時也不愿再站出來為他講話,而寶座之上的李顯,突然收住了笑容。
疑道:“桓國公,朕是為了給你清白,你為何不愿?”
“陛下,非不是微臣不愿,今日若是讓大理寺的人進門,我的清白就再也不會有了。剛才我也承認了,家中確實有歌姬舞女數人,這些人與女妓也差不了多少,一旦讓大理寺的差官進門,隨便拉個人就可以說是我的小妾,我還如何辯駁的了。”
“陛下,姚逵等人是太子親信,早就與我不和,處心積慮的為我羅織罪名,如今,若是給了他這個機會,臣恐怕就要萬劫不復。”
萬劫不復,這個詞用的好啊!
今天就是要讓你萬劫不復!
做了這么多的惡,也該到了償還的時候了。
姚逵與他對峙:“桓國公,你這樣說,是不相信朝廷能秉公執法了。”
“再者,就算是你不相信我,還能不相信大理寺?”
“這,你這是強詞奪理,只因為你聽到了風言風語,就要搜查我的家宅,我也是朝廷命官,怎能容你如此欺侮。”
“桓國公,人證物證俱在,你怎能說我是聽信了風言風語?”
“啟稟陛下,”姚逵轉向李顯:“功曹參軍狄光昭表示,如若朝廷查處此事,他愿一同前往。”
“陛下,萬萬不可聽信小人的讒言,他們串通一氣,想置微臣于死地!”
“老臣復議!”
“兒臣認為,此事應當調查清楚!”
武三思和李俊同時站出,為了自己的利益爭吵不休,李顯被他們吵得腦殼疼,這兩人素有矛盾,他誰也不想偏向。
只在這個時候,越過他兩的身形,他看到了一個人。
“少卿,你認為如何?”
盧向之突然被點名,抬頭一愣,正對上李顯審視的眼神,他瞬時感到,屬于他的時刻,到來了。
他略作思索:“啟稟陛下,微臣認為,此事當查。”
“緣由剛才微臣已有解釋,陛下聽聽朝臣們的議論,可以確信的是,前幾日,桓國公確實在平康坊大鬧一場。這不只是傳聞,而是事實。”
“如若陛下任由這樣的傳言繼續下去,必定會引起物議紛紛。這對朝廷不利,對桓國公本人亦不利。”
“微臣以為,陛下應當早做決斷,平息物議。”
并不起眼的靠著韋皇后的引薦才當上了鴻臚寺少卿的盧向之,成為了朝廷的焦點,武三思和李俊都不做聲。
每個人都屏氣噤聲,等待著李顯發話,只見他轉轉小眼睛,眼神在兒子和武三思之間逡巡一遍。
“令大理寺少卿盧靜章徹查此事,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