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他一直在郡王府服侍,入夜,便很少出門。
今日,郡王府發生了這樣大的爭端,某人卻沒有在郡王的身邊守護,而是單人出奔,跑到了南城昌明坊附近。
這里距離安化門很近,再往遠一點走,隱約可以看到城樓上熊熊燃燒的火把。
天已經黑透,劉德昭沒有乘坐任何的交通工具,只靠著雙腿,走到了這里。
若非不得已,他才不會這樣做。
從傍晚時分,他就已經從府里出來了,經過了大約一個多時辰的時間,總算是找到了地方。
昌明坊附近,住家極少,這里是長安城里的匠人坊。
各種手藝人都聚集在這里,由于距離安化門很近,交通便利,又靠近水源,長安城半數以上的匠人都在此處定居。
也算是一種規模效應。
匠人群居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這里的治安狀況比之那些普通的居民里坊要差得多。
這也是城中武衛們默許的事情。
誰人起早貪黑不是為了多掙一口飯吃,匠人們往往會無視朝廷宵禁的律令,趁著夜晚偷偷趕制各種貨品。
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等到天明時候,就送往東西兩市交易。
因為要做工,這里的夜晚并不是漆黑一片,每一個低低矮矮的小屋里都有微弱的燭光。
武衛們早就知道這樣的情況,憐惜他們賺點錢也不容易,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劉德昭借著一點點光亮,在坊內焦急的走著。
由于武衛的故意放水,他拖著一把老骨頭,竟然還能順利的翻墻進入,也真是冒了極大的風險。
坊內的泥地有些濕滑,他知道,這是鐵匠鋪將用剩下的鐵水,偷偷傾倒在里坊水溝的緣故。
他抓緊手里的袍服一角,小心翼翼的不讓臟污粘上衣衫。
天色極黑,他一個不留意,就和一架單轅車,迎面相撞。要不是他時刻警醒著躲得快,說不定今天就誰也見不到了。
單轅車的主人,是個彪形大漢,腰帶十圍,臉蛋平闊,車上載著很重的東西,被青布蒙著。
劉德昭沒有心情追究壯漢究竟拉了什么東西,壯漢似乎也很警覺,拉著車,稍稍退讓了一點。
他的眼神充滿警惕,看起來并不想惹事,這可巧了,劉德昭今天過來,也不是什么見的了人的事情。
兩人打了一個照面,并沒有引起騷亂。
待到小車過去,劉德昭嗅到了一絲香氣,他略略沉思,烤牛肉!
怪不得要躲躲藏藏。
他無暇多想,繼續往前走,終于找到了一間門口豎著旗桿的小屋。
這屋子,說小其實也不小,足有三個開間那么大。
以前,這里是做蠟染坊的。
現在蠟染坊收攤,只剩下一些又笨又大的大染缸,里面連水都沒有了,干涸見底。
劉德昭推門而入,在屋里點起了一只蠟燭,屋里可不比外面,實在是太黑了,若是不照著點,他連人影都看不清。
他在十幾個大染缸之間走過,到處尋找,就是不見人影,正是精神高度緊張的時候,染缸里傳出咚咚咚的響聲。
他回頭一看,卻見一抹黑影凌空躍出,徑直落在了他面前。
“劉管家,好久不見。”